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貼說的意思、貼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貼說的解釋

指附在圖上的說明書。 鄭觀應 《盛世危言·商務三》附錄《論招商局及肇興公司事略》:“造船則先宜講究妥當繪圖貼説,應用何等機器,何等材料,載重噸數,馬力若幹,燒煤若幹,行駛遲速,吃水深淺,皆逐一标明。” 康有為 《上清帝第二書》:“凡有新製,繪圖貼説,呈之有司,驗其有用,給以執照,旌以功牌,許其專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貼說"是由"貼"與"說"構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詞素解析入手:

  1. "貼"在《現代漢語詞典》中主要有三層釋義:①粘貼的動作(如"貼郵票");②靠近的方位(如"貼身");③經濟補助(如"補貼")。
  2. "說"作為動詞時指言語表達,作名詞時指觀點或解釋(如"學說""說明")。
  3. 組合義項中,"貼說"多見于方言使用,特指在特定位置張貼文字說明的行為。例如清代《官場現形記》記載官府"将告示貼說于城門",指通過張貼布告進行公示。

現代語境下該詞多用于文獻研究領域,指代古代文書公示制度。北京大學《漢語曆史語法研究》指出,明代官方文書傳遞常伴隨"貼說"程式,即在驿站張貼公文摘要以便民衆知悉。需注意該詞未被收錄為規範詞彙,使用時應結合具體語境作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貼說”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附在圖上的說明書。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貼說”由“貼”和“說”組成,其中“貼”指附著、靠近,“說”即說明或解說。整體指附在圖紙或圖畫旁的文字說明,用于解釋圖中内容。

2.曆史文獻出處

該詞常見于清代文獻,例如:

3.應用場景

“貼說”多用于技術圖紙、工程方案或發明創造的呈報中,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清晰傳達信息,符合古代注重文書與圖像配合的實用傳統。

4.現代延伸

如今類似概念可對應“圖注”“圖解說明”等術語,但“貼說”作為特定曆史詞彙,更多保留在文獻研究或古籍解讀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盛世危言》等清代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白霜霜八一面不問三七二十一彩釉殘犷常山蛇徹裡徹外辰旒傳禅粗糙盜墓刀铍電熨鬥督饬笃密兒童福利事業法律顧問富在知足剛梗甘肅省鬼面城過談海色耗廢阍人靃靃家姐夫狡弄郊使解故斤正酒饩渴槃陁國拉剌濫祀雷火籤兒了見靈祠屢驕毛丸馬祟甿歌内拙濃妝豔裹排校僑縣颯纚瘦刮刮收親衰惰書啟束伍令飕飕作響宿痼天杯挑缺體相通幽博士無辜鳥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