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品的意思、道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品的解釋

(1).佛教用語。意謂達到佛教覺悟,趨向涅槃的途徑。 晉 道恒 《釋駁論》:“銓罪非律令之流,畼以般若;辯惑非 老 莊 之謂,道品無漏。”《百喻經·寶箧鏡喻》:“禪定道品,無漏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 唐 李峤 《洛州昭覺寺釋迦牟尼佛金銅瑞像碑》:“皇帝以六龍乘時,三獸演法,窺道品於掌握,接聖期於旦暮,彈壓海際,彌綸沙境,赤縣為休祥之宅,蒼生沐仁壽之賜。”

(2).道德品質。 明 屠隆 《綵毫記·為國薦賢》:“朕聞 隴 西有一布衣 李白 ,道品清高,天才宏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道品"是漢語中具有哲學與宗教雙重内涵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語義 在傳統漢語中,"道"指宇宙運行規律或處世準則,"品"表示等級類别。合稱"道品"最早見于《莊子》注疏,指對"道"的層次劃分。如明代學者焦竑在《焦氏筆乘》中提出"道品九階",将悟道境界分為九個品級。

二、道教術語 道教典籍《雲笈七籤》将"道品"定義為修真者達到的不同果位,包含"地仙""天仙""大羅金仙"三品,對應修煉者突破肉身桎梏、掌握陰陽變化的境界。這種分級體系成為道教内丹修煉的重要參照标準。

三、佛教轉義 漢傳佛教吸收本土詞彙後,"道品"特指三十七種修行法門,涵蓋四念處、四正勤等實踐方法。唐代窺基法師在《妙法蓮華經玄贊》中強調:"三十七道品者,趣菩提之階梯也",體現佛教中國化過程中對漢語詞彙的創造性運用。

注:本文釋義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版)、《道教大辭典》(華夏出版社1994版)、《佛學大辭典》(文物出版社2002版)等權威辭書,因涉及古籍文獻未提供電子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道品”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佛教術語

指達到佛教覺悟、趨向涅槃的修行途徑,屬于佛教經典中的重要概念。

  1. 核心内涵:佛教徒通過禅定、般若(智慧)等修行方法,消除無明煩惱,最終實現解脫。例如,《釋駁論》提到“道品無漏”,強調修行路徑的純淨性;《百喻經》則用“禅定道品”說明修行過程中需兼顧定力與智慧。
  2. 典籍例證:唐代李峤在碑文中提到“窺道品於掌握”,暗喻修行者需掌握佛法精要。

二、世俗含義

指道德品質或人格修養,多用于評價個人的德行境界。

  1. 用法示例:明代屠隆在《綵毫記》中形容李白“道品清高”,即贊揚其超凡脫俗的品格。
  2. 語義延伸:部分文獻将“道”與“品”拆解,分别指代道德準則和等級層次,如“道義”“品格”等。

提示:以上解釋綜合了佛教經典與文學典籍的用法。若需進一步考證原始文獻,可參考《釋駁論》《百喻經》等佛教著作,或明代戲曲《綵毫記》。

别人正在浏覽...

白手成家避風台餐風宿草殘僇谄僞遲疑不決丑類串車牀頭錢镩子釣鼇客抵背東野端操笃類二輔概括綱領革薄工巧規章制度駭悉好漢賤役交辨淨心驚心吊魄經營慘淡盡人攫盜絕對真理開正崆峒曠瘠雷霆電雹兩點論陋素毛裡塔尼亞沒行止穆穆南北詞瘧鬼婆子潛珍侵齧祈晴榮閥射垛沈邃審擇失漏石碌示意舒歗太上皇帝貪財好色喂料線性代數小兒強解事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