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心的意思、賞心的詳細解釋
賞心的解釋
(1).心意歡樂。 南朝 宋 謝靈運 《晚出西射堂》詩:“含情尚勞愛,如何離賞心?” 宋 邵雍 《同程郎中父子月陂上閑步吟》:“必期快作賞心事,卻恐賞心難便來。” 蘇曼殊 《碎簪記》:“蓋餘此次來 滬 ,所見所聞,無一賞心之事。”
(2).謂娛悅心志。 宋 沉遼 《禅老閣》詩:“賞心不期侈,澹泊自有餘。” 清 張麟書 《早梅》詩:“賞心不待花如雪,好在寒氷未解時。”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七篇:“若為賞心而作,則實萌芽于 魏 而盛大于 晉 。”
詞語分解
- 賞的解釋 賞 (賞) ǎ 指地位高的人或長輩給地位低的人或晚輩財物:賞金。賞賜。獎賞。賞罰分明。 因愛好某種東西而觀看:賞閱。賞析。賞花。賞月。欣賞。鑒賞。賞心悅目。 認識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給予重視:賞識
- 心的解釋 心 ī 人和高等動物體内主管血液循環的器官(通稱“心髒”):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中央,樞紐,主要的:心腹。中心。 習慣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況,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曠神
專業解析
“賞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面和引申兩個層面來理解,主要表達一種内心的愉悅與滿足感。
-
字面與核心含義:
- 賞: 本義指欣賞、玩味、喜愛。引申為因美好事物而感到高興、愉悅。
- 心: 指内心、心情、心境。
- 合義: “賞心”最核心的意思就是指内心感到愉悅、舒暢、滿足。它描述的是一種主觀的、内在的快樂情緒狀态。例如:“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美好的時光、景色,令人心情愉悅的事情)。
-
引申與常見用法:
- 形容事物: “賞心”常用來形容那些能使人心情愉悅、感到舒暢的事物或景象。例如:“賞心悅目”這個常用成語,就是指看到美好的景色或事物而心情舒暢、眼睛愉悅。這裡的“賞心”強調事物對内心産生的積極影響。
- 表達感受: 可以直接表達一種欣賞、喜愛并由此獲得内心滿足的感受。例如:“讀一本好書,足以賞心。”
“賞心”一詞,其核心在于表達内心的愉悅與滿足。它既可以描述主體自身的心情狀态(内心歡暢),也可以描述客體事物所具有的令人愉悅的特性(使内心歡暢)。它體現了人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與由此産生的積極情感反饋。
來源參考:
- 釋義主要依據《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及《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中對“賞”和“心”的解析以及“賞心”、“賞心悅目”等詞條的釋義綜合得出。
- 古典用例參考了南朝宋謝靈運《拟魏太子邺中集詩序》中“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的經典表述(見《文選》)。
網絡擴展解釋
“賞心”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賞心”由“賞”(欣賞、喜愛)和“心”(内心、心靈)組合而成,字面意為“欣賞心靈的美好”,引申為通過感受美好事物獲得内心的愉悅與滿足。
二、使用場景
- 藝術與自然:常用于描述欣賞藝術、自然美景時的心理體驗,如觀賞畫作、聆聽音樂、漫步山水等。
- 品德與情感:也可指對他人的善意或高尚品德的欣賞,例如感受到友善行為帶來的心靈觸動。
- 生活體驗:如品味美食、體驗舒適環境等具體場景中,強調感官與心理的雙重滿足。
三、曆史淵源與文學引用
“賞心”一詞源自古漢語,早在南朝謝靈運的詩中便有體現,如“如何離賞心”;宋代邵雍的“必期快作賞心事”進一步豐富了其情感表達。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也提到“賞心”作為創作動機的萌芽。
四、相關成語與對比
- 近義詞:常與“悅目”結合為“賞心悅目”,形容美好事物帶來的感官與精神雙重愉悅(如“花園裡五顔六色的花,賞心悅目”)。
- 反義詞:如“觸目驚心”“痛心疾首”,表達負面心理沖擊。
五、例句參考
- 自然場景:“山間空氣清新,滿眼綠意,令人賞心。”
- 藝術欣賞:“這幅畫色彩明麗,觀之賞心。”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賞心”不僅是對外在美的感知,更強調内在情感的共鳴與升華。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例證,可參考和中的古籍引用。
别人正在浏覽...
擺陣邊前長基暢利陳家巷穿治出性村寺寸劄麤衣粝食大荒當禦東瓜穣青花額枋服刀婦功怫戾阜落弓把刮目相待灌注瑰侈锢漏孤懸胡角鹄書賈胡夾結谏曹介紹雞占臘梨槤枷立戟龍巾隆世馬下明天曆辟疆園屏帳遷思回慮啟殡氣吼傾撓青石情通婍嬟衢閧擅移繩督身畔申送士女嗜棗受潮豎琴黍秫損辱寤覺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