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醮詞的意思、醮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醮詞的解釋

道教徒齋醮時祭告天帝的詞章。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五:“ 韻 以誕日,嘗作醮供, 彌性 為代作醮詞雲:‘身若浮萍,尚乞憐於塵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醮詞,又稱青詞或綠章,是道教齋醮儀式中用于上奏神靈的祝禱文書,屬于宗教儀軌專用的文體。其核心含義與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道教法師在設壇祈禱、祭祀天地神靈時誦讀的書面祝文,内容多為祈福禳災、忏悔罪過或溝通神明。其文體特征為骈俪文風,講究辭藻典雅、格式工整,常以朱筆書寫于青藤紙上,故得名“青詞”。(來源:《漢語大詞典》[紙質版])

二、宗教功能與文化内涵

  1. 溝通神明的媒介

    醮詞是道教儀式的核心載體,法師通過誦讀醮詞禀告心願,祈求神靈庇佑。内容需嚴格遵循道教經典,包含對神明的尊稱、祈願事由及誠敬之辭。(來源:卿希泰《中國道教史》)

  2. 儀式結構的組成部分

    在齋醮科儀中,醮詞與步虛、焚符、叩拜等環節相輔相成,共同構成完整的宗教實踐體系,體現道教“天人感應”的宇宙觀。(來源:《中華道教大辭典》)

三、曆史演變與文學價值

醮詞始于魏晉南北朝,唐宋時期因皇室推崇而興盛,明清逐漸融入民間習俗。其文體融合了賦的鋪陳與詩的韻律,如宋代王安石、蘇轼等文人均曾撰寫青詞,成為宗教文學的代表形式之一。(來源:孫昌武《道教文學史》)

權威參考說明:因專業古籍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釋義綜合依據《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中華道教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及道教研究權威著作,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查閱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醮詞是道教齋醮儀式中使用的特定祭告文辭,主要用于與神靈溝通或祈求庇佑。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醮詞是道教徒在齋醮(設壇祭祀)時向天帝或神靈呈遞的詞章,内容包含祈福、禳災、忏悔等宗教訴求。其語言風格莊重,具有神聖性和儀式性。

2. 結構與用途

3. 文化背景 醮詞與中國古代祭祀傳統密切相關,融合了儒家禮儀和道教信仰。例如《儀禮》提到醮禮在冠婚中的使用,而道教将其發展為更系統的齋醮儀式。

4. 延伸含義 “醮”字本身還包含“女子改嫁”的引申義(如“再醮”),但此義項與“醮詞”無直接關聯,需注意區分。

建議進一步查閱《玉照新志》或道教典籍《道藏》了解具體醮詞文本。

别人正在浏覽...

白燒拔尖貝藏筆直布谷長調承答蚩尤冢春彩亶州殿宇丢卦逗號堕城獨陰肥衍風賦伏念伏特觀釁伺隙駭雞犀狠辣弘多花木瓜湖畔踐約交連金剛神精洽郡望睽隔柳浪路倒綸經馬家窯文化沒雕當緬絕謀律穆忞泮池披覽婆娑沒索淺見薄識錢黥戚容曲突奢奓失責衰齒衰老順水順風嵩箕谇喧堂上官亡不待夕危樓僞撰晤見枭呼鰕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