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嵩山 與 箕山 的并稱。 晉 潘尼 《懷退賦》:“ 聃 安志於柱史, 由 抗迹於 嵩 箕 。”相傳 許由 隱居于 箕山 ,山在 河南 登封縣 南,地近 嵩山 。
“嵩箕”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少見的詞語,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嵩箕”指嵩山與箕山的并稱,兩山均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地理相近且文化關聯密切。其中: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潘尼的《懷退賦》:“聃安志于柱史,由抗迹于嵩箕。”。此處通過老子(聃)和許由(由)的典故,表達對隱逸生活的向往。箕山因許由“洗耳”拒受帝位的傳說,成為隱士文化的象征地标。
兩山均屬秦嶺山脈餘脈,箕山位于嵩山南麓,相距約30公裡,古代常被并稱。這一地理特征強化了“嵩箕”作為文化符號的關聯性。
現代語境中,“嵩箕”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讨論,日常使用較少。其核心意象仍圍繞隱逸精神與自然山水的融合展開。
《嵩箕》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sōng jī。它的意思是指山峰和竹筐。
《嵩箕》的部首是山(shān)和竹(zhú),它是一個複合字。
《嵩箕》一共有12個筆畫。
嵩箕一詞最早見于《爾雅》這部古代的字典,此詞用于描述一個裝滿山峰的竹籃。它在古代也被用于形容山峰高聳、層巒疊嶂的景象。
《嵩箕》的繁體字為「嵩箕」。
在古代,「嵩箕」的寫法稍有不同。豎寫山的部分是由二筆組成,稍微有些偏旁,而竹字則是由三個橫筆和一個撇筆組成。
1. 這座山峰高聳入雲,真是一座嵩箕。
2. 他背着一個竹籃,像是背着一個嵩箕一樣。
1. 嵩高:形容山峰高聳入雲。
2. 箕澤:指古代神話中的神靈名,也指特别美麗的湖澤。
3. 箕帚:以箕為形狀的掃帚。
1. 山峰:形容山的尖峰。
2. 層巒:連綿不斷的山脈。
平原:與山峰相對的地勢,指地勢平坦的區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