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箋奏的意思、箋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箋奏的解釋

同“ 牋奏 ”。古代文書的一種,屬章奏一類。 章太炎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 漢 世制詔三王,其冊書猶真草兼具,豈況符契箋奏之書,日不暇給,則何取端書分隸?”

牋奏:書劄、奏章。《後漢書·胡廣傳》:“諸生試章句,文吏試牋奏。” 李賢 注:“ 周成 《雜字》曰:‘牋,表也。’《漢雜事》曰:‘凡羣臣之書,通於天子者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駮議。’”《舊五代史·梁書·孫隲》:“ 魏博 從事 公乘億 以女妻之,因教以牋奏程式。”《宋史·曾鞏傳》:“﹝ 曾鞏 ﹞尋掌 延安郡王 牋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箋奏是中國古代官府文書的重要類型,特指臣僚呈遞給帝王的上行公文,兼具奏事與禮儀功能。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字義溯源與核心定義

  1. 分釋單字

    • 箋(jiān):

      本義為小幅竹簡,引申為注釋或題寫短文的載體。《說文解字》釋:“箋,表識書也。” 後專指臣子對君王的簡要文書,如《後漢書·胡廣傳》注:“箋,表也。”

    • 奏(zòu):

      指向君主進言或上書,《說文解字》稱:“奏,進也。” 即陳述政事的官方文件。

      複合義:二者結合指以簡練格式呈遞帝王的政務文書,屬“上行公文”範疇(《古代漢語詞典》。

  2. 權威辭書釋義

    《漢語大詞典》定義為:“箋奏,漢時向皇帝奏事的文書。” 強調其始于漢代,用于臣子奏報政事、謝恩或陳情,格式較表章簡略。


二、文書功能與曆史演變

  1. 核心用途

    據《文心雕龍·奏啟》載:“漢定禮儀,則有四品:章、奏、表、議……奏以按劾,表以陳請。” 箋奏初為“奏”類分支,後漸獨立為下級官員(如郡守屬官)上呈天子的文書,内容多涉日常政務禀報。

  2. 格式特征

    東漢蔡邕《獨斷》詳述漢代公文體制:“凡群臣上書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駁議。” 箋奏雖未單列,但其體式近于“奏”,需遵循固定擡頭(如“臣某稽首言”)、結語(“謹奉箋以聞”)等規範。


三、典例與文獻佐證

  1. 《後漢書·循吏傳》:

    “(仇覽)為縣陽遂亭長……選為蒲亭長。躬助喪事,赈恤窮寡,期年稱大化。刺史狀奏,天子箋奏。” 此處“箋奏”指刺史向皇帝呈遞的舉薦文書。

  2. 魏晉發展:

    至魏晉,箋奏漸成定式。《三國志·魏書·陳思王植傳》載曹植“每欲求别見獨談,論及時政……不敢輕至箋奏”,反映其作為常規奏事渠道的地位。


四、學術研究參考

  1. 王啟濤《中古及近代法制文書語言研究》指出:

    “箋奏在唐代演變為‘狀’類文書前身,其語言風格簡樸務實,與華麗骈俪的表文形成對比。”

  2. 汪桂海《漢代官文書制度》考證:

    “漢代郡國官吏上呈皇帝的日常彙報稱‘箋奏’,需經尚書台轉遞,内容多涉刑獄、賦稅等具體事務。”


結語

箋奏作為秦漢至魏晉的核心上行公文,兼具行政效力與禮儀規範,是古代官僚體制運行的重要載體。其演變反映了中國文書制度從簡牍到紙張、由繁入簡的曆史進程。


主要文獻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4. 劉勰《文心雕龍》(人民文學出版社校注本)
  5. 蔡邕《獨斷》(《四庫全書》本)
  6. 範晔《後漢書》(中華書局校點本)
  7. 王啟濤《中古及近代法制文書語言研究》(巴蜀書社)
  8. 汪桂海《漢代官文書制度》(廣西教育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箋奏”是古代文書的一種形式,主要用于臣子向君主或上級呈遞信息。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箋奏”指書劄、奏章類公文,屬章奏文體。拼音為jiān zòu,其中“箋”指小幅華貴的紙張,常用于書信或題詠;“奏”則指臣子向帝王陳述事務的文書。

  2. 曆史背景與用途

    • 漢代将“箋奏”作為選拔文吏的考核内容之一,如《後漢書》記載:“諸生通章句,文吏能箋奏,乃得應選”。
    • 其内容涵蓋政務建議、事務彙報等,多用于呈遞皇後、太子或諸王。
  3. 文體特點

    • 形式上兼具書劄的私密性與奏章的正式性,需符合特定格式規範。
    • 章太炎在《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中提到,漢代文書“真草兼具”,箋奏因日常事務繁忙,書寫需兼顧效率與規範。
  4. 相關延伸
    “箋”字本義為注釋(如“箋注”),後衍生出書信、公文等含義;而“奏”在漢代被歸為“章、奏、表、駁議”四類公文之一。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或不同朝代的箋奏演變,可參考《後漢書》《漢雜事》等古籍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白參閉關鎖國伯姬引殘夜大錯特錯刀鞘德薄才疏地面氣壓訪對泛水梵王家妃子園分桃佛盤佛頭港府桂林一枝鬼箓果位函托和集集愆簿潏潏科降空枵來人酹祝涖刑龍蟠龍躍鳳鳴馬策毛細現象,毛細作用妙象腦海納頭年逾古稀聘期愆戾戚輔泣路情變清秋節情想請纓蠕動繖幄啬己奉公善草信眉石烈殊奬四愛猥催無狃吾土享客向闌小打扮小猴子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