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ight or brilliant in intellect] 如龍騰躍,如鳳和鳴。比喻才氣縱逸
“龍躍鳳鳴”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該成語形容才華出衆,如同龍騰躍般矯健、鳳凰鳴叫般清越,比喻人的才智或表現極為卓越。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君兄弟龍躍雲津,顧彥先鳳鳴朝陽,謂東南之寶已盡,不意複見褚生。”
可譯為“bright or brilliant in intellect”,強調才智的卓越。
(注:搜索結果未提供權威例句,此處根據語義補充)
他在學術領域龍躍鳳鳴,屢獲國際獎項,被譽為青年學者的典範。
如需進一步了解《世說新語》原文背景,。
《龍躍鳳鳴》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聲勢浩大、氣勢恢宏的場面,也可用來比喻人們的奮發向上、積極向前的精神狀态。
此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古代中國人認為龍是吉祥的象征,鳳是幸福的象征,因此将龍與鳳相結合,表示幸福美好、充滿活力的意義。而躍、鳴則是形容龍鳳的動作和聲響,使整個詞語更為熱烈和富有生氣。
《龍躍鳳鳴》可拆分為四個部首:
1. 龍:屮(丨)+ 龍(・一)
2. 躍:足(⻊)+隹(隹)
3. 鳳:幾(⺆)+ 鳥(鳥)
4. 鳴:口(口)+ 鳥(鳥)
根據以上部首組合的筆畫數量:
1. 龍:3畫
2. 躍:11畫
3. 鳳:9畫
4. 鳴:8畫
《龍躍鳳鳴》的繁體字寫法為:
1. 龍躍鳳鳴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以下是《龍躍鳳鳴》在古時候的寫法:
1. 龍:龍
2. 躍:躍
3. 鳳:鳳
4. 鳴:鳴
以下是使用《龍躍鳳鳴》構成的例句:
1. 那場音樂會上,樂曲的演奏讓人感受到了龍躍鳳鳴的氣勢。
2. 在新年的公演上,孩子們的歌聲仿佛龍躍鳳鳴,讓人們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
與《龍躍鳳鳴》相關的組詞:
1. 龍鳳呈祥
2. 龍飛鳳舞
3. 鳳求凰
4. 鳳毛麟角
與《龍躍鳳鳴》近義的詞語:
1. 壯麗宏偉
2. 壯觀瑰麗
與《龍躍鳳鳴》反義的詞語:
1. 狼藉雜亂
2. 寂靜無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