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集愆簿的意思、集愆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集愆簿的解釋

古代國子監監丞用以記載生員過失的簿冊。《明史·選舉志一》:“監丞置集愆簿,有不遵者書之,再三犯者決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集愆簿”是中國古代教育管理制度中的一種文書工具,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1. 定義與用途
    “集愆簿”是國子監監丞用于記錄生員(學生)過失的簿冊。其功能類似于現代的紀律檔案,主要用于規範學生的行為,維護學堂秩序。例如,《明史·選舉志一》提到:“監丞置集愆簿,有不遵者書之,再三犯者決責。”

  2. 文獻記載與功能延伸
    根據史書記載,國子監監丞通過該簿冊記錄違規行為(如不遵禮儀、擾亂秩序等),若學生多次觸犯,則會受到責罰。這體現了古代教育對道德與紀律的雙重重視。

  3. 相關文化與成語
    “集愆簿”衍生出部分成語,如“繩愆糾缪”(糾正錯誤)和“對簿公堂”(當面對證記錄),反映了古代文書制度對語言文化的影響。

  4. 現代意義
    這一制度可視為中國古代教育管理體系的縮影,強調“以記錄約束行為”的管理思想,對研究傳統教育制度具有參考價值。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查閱《明史》原文或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集愆簿》是什麼意思

《集愆簿》這個詞是指收集記錄過失的冊子或檔案。其中,“集愆”表示聚集過失,“簿”表示冊子或檔案。

拆分部首和筆畫

《集愆簿》的拆分部首為“⺮”和“”,其中“⺮”為“竹”字的左邊部分,“”為“帚”字的右邊部分。根據部首檢字法,可以查到相關字的信息。

《集愆簿》的筆畫數目分别為8畫、37畫、12畫。

來源

《集愆簿》這個詞的來源具體較為模糊,無法确定其具體的起源。根據當代的使用情況,可以猜測可能與古代官府或機構在管理中發現過失、記錄過錯有關。

繁體

《集愆簿》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集愆簿」,沒有其他特殊的變化或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由于《集愆簿》這個詞的具體來源不明确,因此無法确認其在古時候漢字中是否有相應的寫法。傳統的漢字寫法在演變中會有一定的變化和差異。

例句

1. 官府設立了一本《集愆簿》,用來記錄居民的過失。

2. 這個公司有一個《集愆簿》,用來紀錄員工的錯誤和不當行為。

3. 做為教師,我們應該認真對待自己的職責,避免被别人寫進《集愆簿》。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集愆、簿子、過失

近義詞:過失記錄、過失檔案

反義詞:表揚冊、表彰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