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薄才疏的意思、德薄才疏的詳細解釋
德薄才疏的解釋
薄:淺;疏:空虛。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謙辭。
詞語分解
- 德薄的解釋 德行淺薄。《易·繫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禮記·祭統》:“其德薄者,其志輕。” 唐 韓愈 《鳄魚文》:“及後王德薄,不能遠有,則 江 漢 之間,尚皆棄之以與蠻夷
- 疏的解釋 疏 ū 去掉阻塞使通暢:疏導。疏通。疏浚。疏解(?)。 分散:疏散。仗義疏財。 事物間距離大,空隙大,與“密”相對:疏密。疏松。疏朗。疏曠。疏闊。疏落(?)。稀疏。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不親密,關系遠
網絡擴展解釋
“德薄才疏”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 結構拆分:由“德薄”(品德淺薄)和“才疏”(才能稀疏)兩部分組成,形容一個人品德和才能均不足。
- 核心含義:既缺乏高尚的品行,又缺少卓越的才能,常作為自謙之辭,也可用于批評他人能力與德行欠缺。
出處與典故
- 最早記載:出自明代施耐庵《水浒全傳》第六十八回,盧俊義推辭梁山首領之位時自謙:“小弟德疏才薄,怎敢承當此位!”。
用法與場景
-
自謙語境:
多用于推讓職位或責任時,表示自己能力不足。
例: “我德薄才疏,恐難勝任此重任。”
-
批評語境:
可貶損他人能力與品德低下,但需注意語氣委婉。
例: “此人德薄才疏,不堪大用。”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德薄能鮮、才疏學淺(強調能力不足)。
- 反義詞:德才兼備、德高望重(兼具品德與才能)。
注意事項
- 讀音:“薄”在此讀作bó(書面語),而非口語中的“báo”。
- 謙辭特性:古代多用于自謙,現代也可客觀評價他人,但需結合語境避免冒犯。
如需更多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參考《水浒傳》原文或權威成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德薄才疏
“德薄才疏”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一個人的品德不高尚,才能也不出衆。在人們生活中,常常用來形容那些雖然學識有限,但品德高尚的人。
下面是關于“德薄才疏”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德”字的部首是“彳”,總共有9個筆畫;
“才”字的部首是“手”,總共有3個筆畫;
“疏”字的部首是“疋”,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德薄才疏”最早出現在《韓非子·五蠹》一篇中。原文描述了一個官員德行不正,才能不濟的情況。
繁體:
“德薄才疏”的繁體字為“德薄才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略微的差異。但是,“德薄才疏”一詞的基本構成和意義并沒有改變。
例句:
他雖然德薄才疏,但是勤奮努力,不放棄自己的目标。
組詞:
德行、薄弱、才能、疏遠。
近義詞:
德才兼備、德高望重、德藝雙馨。
反義詞:
德高才卑、德藝雙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