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次名。十二星次之一,與十二辰相配為戌,與二十八宿相配為奎、婁兩宿。《左傳·襄公三十年》:“於 子蟜 之卒也,将葬, 公孫揮 與 裨竈 晨會事焉。過 伯有氏 ,其門上生莠。 子羽 曰:‘其莠猶在乎?’於是歲在降婁,降婁中而旦。” 杜預 注:“降婁,奎婁也。 周 七月,今五月,降婁中而天明。”《晉書·天文志上》:“自奎五度至胃六度為降婁,於辰在戌, 魯 之分野,屬 徐州 。”
“降婁”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和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及背景:
十二星次之一
降婁(又稱奎婁)是古代十二星次中的第三個星次,用于劃分黃道附近的周天區域,對應陰陽曆中的節氣變化。其範圍覆蓋二十八宿中的奎宿和婁宿,并與十二辰中的戌相配(對應地支中的“戌”)。
節氣與标志
與西方黃道十二宮的關聯
明末以後,降婁被對應為西方占星術中的白羊宮。
地域分野
在春秋戰國時期,降婁還用于地域劃分,對應魯國(今山東南部),是古代“十二次分野”體系的一部分。
其他詞義
需注意,“降婁”在《莊子·逍遙遊》中衍生出另一含義,指“降低身份、謙虛謹慎”。但此義項與天文學中的星次概念無關,需結合語境區分。
“降婁”的核心意義為星次名,關聯古代天文、曆法及文化分野。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占星或曆史應用,可參考《漢書·律曆志》《晉書·天文志》等文獻。
降婁(jiàng yáo)是一個漢字詞語,代表着降低還債的意思。降指減少、下降,婁表示債務。所以,降婁即指對欠債進行減少或償還的行為。
降婁的拆分部首為⻖(阜),分别有8和7個筆畫。
《降婁》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中,其中有記載:“兒行降婁,姑無所墜。”這裡的“降婁”指向有債務需要償還的情況。
降婁的繁體字為「降婁」。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降婁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
1. 根據合同規定,公司每個月必須降婁50%的債務。
2. 他努力工作,以便早日實現降婁的目标。
降婁可以與其他詞語組成新的詞語,如:
降婁計劃、降婁率、降婁市場
降婁的近義詞包括:
償還、減債、攤薄
降婁的反義詞有:
增加債務、欠債、未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