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花诰的意思、金花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花诰的解釋

古代以金花绫羅紙書制的賜爵封贈的诰書。 宋 楊萬裡 《郭漢卿母挽詩》:“未拜金花誥,空悲玉樹郎。”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命婦類》:“婦人誥,謂金花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花诰"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一種特殊的封贈文書,特指用金花羅紙謄寫的诰命,主要用于冊封官員母親或妻子。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維度解析:

一、詞源與曆史沿革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典章制度,《宋史·職官志》記載朝廷對命婦的封贈體系。據《漢語大詞典》釋義,"金花"指裝飾文書用的金箔紋樣,"诰"即官方頒發的任命文書,二者結合形成特定政治符號。明代《禮部志稿》載其使用範圍限定于三品以上官員眷屬。

二、形制與等級象征

根據沈括《夢溪筆談》描述,金花羅紙采用五色绫錦裝裱,封面用純金繪制纏枝牡丹紋樣,内頁文字以泥金書寫。這種形制對應《大明會典》記載的"一品诰命夫人"封贈規格,其材質與工藝嚴格區别于普通诰書,體現封建等級制度中的視覺識别系統。

三、文化符號意義

在禮制研究中,金花诰被視為"夫貴妻榮"倫理觀的具體物化形态。如《女誡》注疏所述,受封者需通過宗族審查才可獲得此榮譽。現故宮博物院藏明代金花诰實物顯示,文書末尾均钤有"制诰之寶"玉玺,印證其法定效力。

四、社會價值嬗變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在《陔餘叢考》中指出,隨着捐納制度推行,金花诰逐漸失去原有精英性。至光緒朝《大清會典》修訂時,其頒發标準已擴展至五品官員家庭,反映封建等級制度的松動。當代學界多将其作為研究古代性别制度與官僚體系的重要物質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

“金花诰”是古代中國的一種特殊文書形式,主要用于封贈命婦(官員的母親或妻子),具有尊貴和權威的象征意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金花诰”由“金花”和“诰”組成:

2.曆史來源與用途

3.文學與文化引用

4.相關術語

“金花诰”是古代彰顯身份與皇權的特殊文書,兼具禮儀功能和文化象征。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形制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宋史》或《幼學瓊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八魁北向本末倒置邊食避禅尺碼吃請蟲眼除班誕降東南之秀東園器斷發文身蕃庑非法分甘絕少晐備杠杆原理公堂貴疏海綿城市酣遨花話婚姻法禍不單行夾榆旌叙旌陽宅俊拔刻賊匡言勞損唠噪蠟檄緑衣使者眉急密贊内禅辟睨普遍鋪揚慶吊起竈戎裝入吾彀中杉關聲名烜赫沈機史抄使命世箴收成棄敗私白素谒條舉兔頭銜稱獻能攜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