疇隴的意思、疇隴的詳細解釋
疇隴的解釋
亦作“ 疇壟 ”。1.畦田;田畝。《文選·曹植<贈丁儀>詩》:“朝雲不歸山,霖雨成川澤。黍稷委疇隴,農夫安所獲。” 呂延濟 注:“霖雨久滞,黍稷委死於田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半笯蹉國》:“山川多,疇隴狹,穀稼時播,花果繁茂。”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阿點婆翅羅國》:“穢艸荒茂,疇壟少墾,穀稼雖備,菽麥特豐。”
(2).猶丘壟。指墳墓。 唐 李白 《感興》詩之六:“常恐委疇隴,忽與秋蓬飛。烏得薦宗廟,為君生光輝。”
詞語分解
- 疇的解釋 疇 (疇) ó 田地:田疇。平疇。 類,同類的:範疇。 古同“俦”。 使相等:疇其爵祿。 筆畫數:; 部首:田; 筆順編號:
- 隴的解釋 隴 (隴) ǒ 中國甘肅省的别稱。 古地名,在今中國甘肅省:得隴忘蜀(喻人貪得無厭)。 古同“壟”,土埂。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疇隴"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其含義主要與田地、田埂相關,常出現在古代詩文或農書典籍中。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古籍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 基本釋義
"疇隴"由"疇"和"隴"兩個單字組合而成:
- 疇 (chóu): 本義指已耕作的田地。《說文解字》釋為"耕治之田也"。引申可指田地的分界、種類或同類。
- 隴 (lǒng): 本義指山名(隴山),後引申指高起的土埂、田埂,即田間用以分界或蓄水的高地,與"壟"字相通。《說文解字》段玉裁注:"隴,今字作壟。"
因此,"疇隴"合稱,核心含義指:
- 田埂;田界: 田間用以劃分地塊、行走或蓄水的土埂。這是其最直接和常見的含義。
- 泛指田地;農田: 由田埂劃分開的一塊塊田地,引申指整個農田區域。
二、 古籍例證與用法
此詞多見于古代詩文,用以描繪田園景象或農事活動:
- 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其中雖未直接出現"疇隴",但後世注家常以"疇隴"解釋詩中描繪的田野場景,體現其對田園的關切。更直接的例證可見于其他詩人作品或農書。
- 農書典籍: 在古代農業文獻中,"疇隴"常指代耕作時起壟作畦的農事操作或田地的形态。如《齊民要術》等書在描述耕作技術時,會涉及如何整治"疇隴"以利耕種灌溉。
三、 引申與相關
- 象征田園生活: 在文學作品中,"疇隴"常作為田園、農耕生活的象征。
- 與"阡陌"相關: "阡陌"指田間縱橫交錯的小路(南北為阡,東西為陌),而"疇隴"則更側重于田間的土埂或分界。兩者常共同描繪田野的格局。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對"疇"、"隴"及複合詞有詳細釋義及書證收錄。
- 《說文解字》 (許慎 著) 及《說文解字注》 (段玉裁 注):提供了"疇"、"隴"二字的字形、字源及本義解釋。
-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收錄古漢語詞彙,提供經典用例。
- 《全唐詩》 (如杜甫等詩人作品):提供了該詞在古代詩歌中的實際運用語境。
- 《齊民要術》 (賈思勰 著):作為重要古代農書,其文本是理解農事詞彙(如疇隴)在技術語境中含義的關鍵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疇隴”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其含義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一、基本釋義
-
田地、畦田
指經過劃分的農田或耕地,常與農業生産相關。例如曹植《贈丁儀》詩中“黍稷委疇隴”,描述黍稷作物散落在田間的情景。
-
墳墓(丘壟)
引申為類似田壟形狀的墳冢,常見于唐代文獻。如李白《感興》詩“常恐委疇隴”中,以“疇隴”暗喻生命消逝後的歸宿。
二、出處及例句
- 曹植《贈丁儀》:“霖雨成川澤,黍稷委疇隴。”
此句通過“疇隴”描繪雨水淹沒農田的景象,反映農作物的損毀。
- 玄奘《大唐西域記》:“山川多,疇隴狹。”
描述半笯蹉國地理環境,強調田地狹窄、耕作受限的特點。
三、近義詞
- 田疇:泛指農田(出自漢典“疇”字解釋)。
- 丘壟:與“疇隴”第二義項相通,均指墳墓(如《禮記·月令》中“丘壟之大小”)。
補充說明
“疇”字本義為已耕作的田地(如陶淵明“農人告餘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疇”),而“隴”通“壟”,指田埂或高地,二者組合後強化了“田畝”或“隆起的地形”意象。需注意語境區分具體含義,例如在描述地理時多指農田,抒情詩可能隱含生死哲思。
别人正在浏覽...
八刀寶眷便計弊陋毖慎不探虎穴,安得虎子踩踐才墨之薮場事巉絶蟾兔畜種蹬心拳頭飯攤咈意拱廊官榷果勁駭人聞見纮目瘕疵岬嶱講說箋啟金粟堆金鑰咔吧誇人跨虛跨制聯貫利怵禮交龍文刀鹿菲袂裾墨守成規醲郁旁見側出破罐破摔千千飯陗直情深友于鼽欬棋友人驗三江口三轉身詩靈濕漉漉譚論團衫違倍違闊未來學無預謝家樓曦和洗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