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降娄的意思、降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降娄的解释

星次名。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戌,与二十八宿相配为奎、娄两宿。《左传·襄公三十年》:“於 子蟜 之卒也,将葬, 公孙挥 与 裨灶 晨会事焉。过 伯有氏 ,其门上生莠。 子羽 曰:‘其莠犹在乎?’於是岁在降娄,降娄中而旦。” 杜预 注:“降娄,奎娄也。 周 七月,今五月,降娄中而天明。”《晋书·天文志上》:“自奎五度至胃六度为降娄,於辰在戌, 鲁 之分野,属 徐州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降娄(jiàng lóu)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十二星次”之一,具有特定的天文与纪年含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星次名称

    指黄道十二星次中的第三位,对应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奎宿与娄宿。其位置大致与十二辰中的戌宫重合,故亦为戌宫的别称。

    来源:《尔雅·释天》《晋书·天文志》

  2. 干支纪年功能

    古代将黄道划分为十二星次以标记岁星(木星)运行轨迹。降娄作为其中一位,用于纪年及占卜,如《汉书·律历志》载:“岁在降娄,其国昌。”


二、天文对应关系

  1. 所属星宿

    • 奎宿:含十六星,形似破鞋,主掌文运与仓储。
    • 娄宿:含三星,象征牧养牲畜,主掌聚众与兴兵。

      来源:《史记·天官书》《开元占经》

  2. 时间与方位

    降娄对应农历二月,方位为正西偏北。古人观测其星象变化以指导农事,如《礼记·月令》载“仲春之月,日在奎”。


三、文化应用实例

  1. 历史文献记载

    《左传·襄公三十年》以“岁在降娄”记录事件;《明史·历志》沿用其名制定历法,体现星次在官方时序体系中的重要性。

  2. 分野理论

    按古代星野划分,降娄对应鲁国(今山东地区),如《晋书·天文志》称:“降娄,鲁。”


四、学术参考来源

  1. 核心典籍

    • 《尔雅·释天》:最早定义十二星次名称。
    • 《汉书·律历志》:详述星次与历法关联。
    • 《开元占经》:辑录奎、娄二宿星象特征。
  2. 现代研究

    可参阅《中国天文学史》(陈遵妫著)第三章“十二次与二十八宿”,系统梳理星次演变脉络。

网络扩展解释

“降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和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含义及背景:

一、天文学含义

  1. 十二星次之一
    降娄(又称奎娄)是古代十二星次中的第三个星次,用于划分黄道附近的周天区域,对应阴阳历中的节气变化。其范围覆盖二十八宿中的奎宿和娄宿,并与十二辰中的戌相配(对应地支中的“戌”)。

  2. 节气与标志

    • 太阳运行至降娄初度为惊蛰,至中点为春分。
    • 在《左传》等古籍中,降娄被用作占星和历法推算的参考。例如《左传·襄公三十年》记载:“岁在降娄,降娄中而旦”,杜预注称此时为周历七月(夏历五月),天明时降娄星次位于中天。
  3. 与西方黄道十二宫的关联
    明末以后,降娄被对应为西方占星术中的白羊宫。


二、文化延伸

  1. 地域分野
    在春秋战国时期,降娄还用于地域划分,对应鲁国(今山东南部),是古代“十二次分野”体系的一部分。

  2. 其他词义
    需注意,“降娄”在《庄子·逍遥游》中衍生出另一含义,指“降低身份、谦虚谨慎”。但此义项与天文学中的星次概念无关,需结合语境区分。


三、总结

“降娄”的核心意义为星次名,关联古代天文、历法及文化分野。若需进一步了解其占星或历史应用,可参考《汉书·律历志》《晋书·天文志》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案部拜寄白头宫女本缺辨彰标杆鬓角子诚心俦辈踌躇不决楚酷大考抵彻蹲身耳熏目染反国腐臭贡文郭申鸿词毁誉不一虎视剪荡警敏金砚吉器九世仇块垒狂心料事如神凌飞六逸鸾盖马背船脣懋戒猛氏木马欧吐屏当千斤犍青年侵慢裙门沈酗霜柏送风抬舁唐年逃尧调音投军头皮透视土巴佬完宥文澜阁闲关谐怪新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