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導引。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二》:“譬之垂絶之人,教以吐納隳引之方,足以速其死而已矣!”
(2).表示指引。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二》:“羽士僧衆,但欲速了……相率隳引於常所經行而止,至於妙蹤勝賞,十不能得其一二也。”
關于“隳引”的詞義解析如下:
一、基本釋義
導引(動詞)
指通過特定方法引導或疏通,常見于古代養生或修行語境。例如明代謝肇淛《五雜俎》中描述“吐納隳引之方”,即通過呼吸與動作引導氣息的養生法。
指引(動詞)
表示對方向或行為的引導,多用于抽象層面的指導。如《五雜俎》提到僧衆因急于完成事務,僅“隳引于常所經行”,未能深入探求勝景。
二、單字解析
三、使用注意 該詞屬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見于明代文獻。若在古籍中遇到,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導引行為還是抽象指引。
隳引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為破裂、摧毀、拆解等。
隳引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部首:阝(阜)
筆畫:17畫
隳引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它的繁體字為「闠引」。在古代,人們将闠(阜)用作守護和防止的意象,因此隳引帶有破壞、摧毀的意味。
古時候隳引的漢字寫法可能稍有不同,但意思基本相同。隨着時代的變遷,隳引的字形逐漸統一,成為現代漢字的寫法。
例句:
1. 強烈的地震隳引了整個城市的建築物。
2. 這本書的觀點和論證徹底隳引了我的信念。
組詞:
1. 隳滅:完全毀滅、徹底消失。
2. 隳壞:破壞、損害。
3. 隳敗:被擊敗、失敗。
4. 隳傷:傷害、使受傷。
近義詞:
1. 拆解:拆卸、分解。
2. 毀壞:破壞、蹂躏。
3. 糟蹋:浪費、毀壞。
反義詞:
保存:保護、保留。
保存:保護、保留。
保護:保衛、守護。
以上所述是對隳引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的詳細解釋。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