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建安的意思、建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建安的解釋

[Jian An period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東漢獻帝劉協的年號(公元196—219年)

漢末 建安中。——《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建安"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曆史專名,主要包含以下兩個義項:

一、年號含義 建安(196年-220年)是東漢獻帝劉協的第四個年號,也是漢朝曆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之一。該時期因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格局而聞名,更因文學史上的"建安文學"成為重要文化符號。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為代表的文人群體,形成了剛健遒勁的"建安風骨",其創作風格對後世文學發展産生深遠影響。

二、地理含義 作為行政區劃名稱,建安始見于東漢建安初年(約196年),原為會稽郡屬地。唐代改設建安郡,治所在今福建省建瓯市,轄境涵蓋閩北地區。至五代十國時期,隨着閩國政權更疊,建安郡于939年改稱建州,現為福建省南平市下轄的縣級市建制。

該詞在《辭源》中被标注為"曆史雙栖詞彙",既承載着漢魏文化轉型期的特殊記憶,也記錄了中國東南地域的建制沿革軌迹,具有重要的曆史語言學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建安”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曆史時期(主要含義)

  1. 定義與時間範圍
    建安是東漢末年漢獻帝劉協的年號,使用時間為公元196年1月至220年3月,共24年。這一時期實際政權由曹操掌控,标志着東漢王朝的衰落和三國時代的開端。

  2. 政治與軍事背景

    • 曹操通過官渡之戰(200年)擊敗袁紹,統一北方,并遠征烏桓鞏固勢力。
    • 三國鼎立格局形成:曹魏、蜀漢、東吳政權相繼建立,著名戰役如赤壁之戰(208年)發生于此時。
  3. 文化與文學成就

    • 以曹操、曹丕、曹植(“三曹”)及“建安七子”為代表的文人群體,開創了“建安文學”流派,風格以“風骨”著稱,強調剛健質樸與現實主義。
    • 代表作品包括《短歌行》《洛神賦》等,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

二、現代工程術語(次要含義)

指“建築安裝工程”,涵蓋建築物結構、裝修、水電、消防等施工内容,相關企業需具備相應資質(三級至特級)。該用法多用于工程領域,與曆史含義無直接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建安文學或三國曆史細節,可參考《三國志》《文心雕龍》等文獻,或查閱網頁、、的原始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坦拔樹尋根兵輪逼身鼻塌脣青博愛不給钗茸谄人谄邪懲糾承攬騁驟齒舌初眠慈容電轉兒蠹秏發伏鳳皇于飛覆逴鉻鐵礦工夫軌範師黃犬歎會萃谏折孑絃急切鞠治款關連障嫽妙栗冽榴紅龍準翁論證蘿茑倮葬民情墓偈齧臂屏間孔雀千愁萬緒乾爽起打清析奇突區宇山形沙漲神武旗焘育聽德玩敵望參問寝伍籍無鹽女向火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