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蘿茑的意思、蘿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蘿茑的解釋

(1).女蘿和茑。兩種蔓生植物。常緣樹而生。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室闇蘿蔦,檐梢松栝。” 元 倪瓒 《春日雲林齋居》詩:“石梁蘿蔦垂,翳翳行蹤斷。”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五:“山水縈紆,蘿蔦幽蔚。”

(2).比喻親戚關系。 清 趙翼 《土歌》:“君不見雙雙粉蝶作對飛,也無媒妁訂蘿蔦。”參見“ 蔦蘿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蘿茑(luó niǎo)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古典意蘊的複合詞,指代兩種蔓生植物“女蘿”和“茑蘿”的合稱,常見于古代詩文。以下從詞義、文化意象及文獻用例三方面展開:

  1. 詞義解析

    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蘿”即女蘿(松蘿),屬苔藓類地衣,常懸垂于松柏枝幹;“茑”指茑蘿,為旋花科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二者均依附他物生長,故合稱“蘿茑”,引申比喻親戚關系或攀附依存的狀态。

  2. 文化意象

    該詞最早見于《詩經·小雅·頍弁》“茑與女蘿,施于松柏”,以植物共生隱喻人際依附。唐代溫庭筠《古意》中“蘿茑自為幄,風泉何必琴”則借其自然特性烘托隱逸意境。

  3. 文獻用例

    • 清代方文《送萬茂先經始扶晨讀書》以“蘿茑幸相依,朝暮同攀陟”表達對友情的珍視。
    • 黃宗羲《明儒學案》用“蘿茑失所托”批評學術依附現象,凸顯其象征意涵。

此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但在古典文學、植物學及文化研究中仍具參考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蘿茑”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植物名稱

指女蘿和茑兩種蔓生植物。它們常依附于樹木生長,形成纏繞或攀援的形态。例如:

2.比喻意義

古人用“蘿茑”比喻親戚或依附關系,形容人與人之間如藤蔓依附樹木般緊密聯結。例如:

補充說明

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植物學專著以确認細節。

别人正在浏覽...

被诏逼暮兵操波及嘲歌塵迹叱駡侈意春物當諕的然第七個十字架斷念放量藩王富櫜幹忤工效怪物龜年鶴算國邑谷入顧托灏溔侯服玉食晃曳畫雉見底狡焉思逞節哀順變倨悍骒駞燎荒廪犧令買易名聲摹刻女屍棚菊偏摯譬釋前庭懸魚前仰後合樵薪妾媵輕言肆口啓問企業經營權趨織善詳省的沈漸述附水汊隨心所欲套調外骛協附協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