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藴乞火的意思、束藴乞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藴乞火的解釋

同“束縕請火”。《漢書·蒯通傳》:“故裡母非談説之士也,束緼乞火非還婦之道也,然物存相感,事有適可。” 宋 方嶽 《三虎行》:“打門聲急誰氏子,束藴乞火霜風寒;勸渠且宿不敢住,袒而示我催租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束藴乞火"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語,其含義深刻且具有特定的使用場景。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束藴乞火"(也作"束缊請火"或"束缊乞火")的字面意思是捆紮亂麻搓成引火繩,去向鄰家讨火種。其核心寓意為:

二、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見于東漢班固所著《漢書·蒯通傳》:

"裡婦夜亡肉,姑以為盜,怒而逐之。婦晨去,過所善諸母,語以事而謝之。裡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缊請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鬥相殺,請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婦。"

三、語義解析

  1. 束藴 (束缊): "藴"通"缊",指亂麻、舊絮。"束藴"即捆紮亂麻,目的是搓成引火的火繩。
  2. 乞火 (請火): 指向别人借火種。
  3. 整體寓意: 這個行為本身(捆麻借火)與澄清誤會并無直接關系,甚至可能顯得突兀。它形象地比喻了本想通過某種方式(求助于人)來解決問題或澄清事實,但因為方式方法不恰當、不合常理或容易引起誤解,反而使對方産生了懷疑或加深了誤會。故事中老婦的做法是成功的特例,但成語本身強調的是這種行為方式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果——引人猜疑。

四、用法與例句

五、權威參考來源

"束藴乞火"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源自《漢書》記載的智慧故事。它告誡人們,在尋求幫助或澄清事實時,務必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因行為不當、不合情理而弄巧成拙,反遭他人無端的猜疑。其核心在于強調溝通與求助策略的重要性。

網絡擴展解釋

“束藴乞火”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shù yùn qǐ huǒ(部分文獻中“藴”也寫作“缊”),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基本含義

比喻在困境中請求幫助,或指通過委婉的方式為他人排解糾紛。字面意思是“将幹草捆紮起來借火”,引申為通過巧妙手段化解矛盾或尋求援助。

2.出處與典故

源自《漢書·蒯通傳》中的一個故事:鄰居婦人因丢失肉被婆婆責罵,裡母(鄉裡長輩)通過“束缊乞火”的方式巧妙化解矛盾。故事中,裡母以借火為由,暗示丢失的肉可能是被狗叼走,從而幫助婦人洗脫嫌疑。

3.用法與場景

4.注意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安國富民跋燭之咨邊糧不倒赪蟞電報機店二哥頂頭子愕異肺魚風埃鳳勒分龍節幹季弓馬詭籍貴倨過破五過數宏勝洪隧黃中君歡氣壺關老戶樞腳耗嘉壇極榮祭玉君婦慨允了歌壘培籠侗隆中緑珠貿易額酶原炮雷平世前目後凡千妥萬妥人生若寄柔謙饍飲燒灼感霜蓬輸電輸志特工僮牧退安脫頤偉績豐功惟有讀書高文訞無對相生相成籼米媟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