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關東軍的意思、關東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關東軍的解釋

指抗 日 戰争勝利前,占據 中國 東北 的 日本 侵略軍。1905年 日 俄 戰争後, 日 軍強占 中國 原被帝 俄 “租借”的“關東州”(指 遼東半島 普蘭店 至 皮口 一線以南地區),并派駐軍隊。1919年在 旅順 設關東軍司令部。1945年8月被 蘇 軍和 中國 人民武裝力量消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關東軍(Guān Dōng Jūn)是近代中國曆史中的一個特定軍事稱謂,特指20世紀上半葉日本在中國東北地區(舊稱“關東州”)駐紮的侵略軍隊。其名稱源于駐地“關東州”(指遼東半島南端租借地),是日本推行大陸政策、實施殖民擴張的核心武裝力量。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結合曆史背景進行詳細解釋:


一、漢語詞典釋義

  1. 詞義構成

    • 關東:地理名詞,原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在近代特指日本強占的“關東州”(旅順、大連及附屬地)。
    • 軍:軍事組織,指成建制的武裝部隊。

      合稱即“駐紮于關東州的軍隊”,專指日本在華的侵略部隊。

  2. 曆史定義

    根據《中國曆史大辭典》,“關東軍”是1905年日俄戰争後,日本依據《樸茨茅斯條約》接管俄國在旅大租借地及南滿鐵路駐軍權後組建的部隊,名義上“保護鐵路與僑民”,實為殖民統治工具。


二、曆史背景與職能

  1. 成立與擴張

    關東軍成立于1919年,前身為“關東都督府陸軍部”。其以旅順為總部,控制南滿鐵路沿線,逐步滲透東北全境,成為日本侵華的先鋒部隊。

  2. 主要罪行

    • 策劃“九一八事變”(1931年),武力占領中國東北;
    • 扶植僞滿洲國傀儡政權(1932年);
    • 參與細菌戰(如731部隊)、奴役勞工及鎮壓抗日活動。
  3. 覆滅

    1945年8月,蘇聯紅軍發動“八月風暴行動”,殲滅關東軍主力,日本投降後該部隊解散。


三、權威參考來源

  1. 辭典與學術文獻

    • 《中國近代史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定義關東軍為“日本帝國主義駐中國東北的殖民軍隊”。
    • 《辭海》(第七版):明确其活動時間(1905-1945)及侵略性質。

      (因未搜索到可靠線上詞典鍊接,暫不提供;建議查閱紙質版或權威數據庫)

  2. 曆史檔案

    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藏《日本關東軍侵華檔案》詳載其編制、作戰命令及戰争罪行,可佐證其殖民本質。


四、相關概念辨析


總結

“關東軍”是日本侵華史上具有特定曆史含義的專有名詞,漢語詞典釋義需結合其殖民侵略背景,強調其作為外國駐軍的非法性與危害性。其定義核心包括地理來源(關東州)、軍事屬性及侵略行徑,是研究近代中日關系的關鍵曆史概念。

網絡擴展解釋

關東軍是日本在20世紀上半葉駐紮中國東北的侵略部隊,其曆史演變和影響如下:

一、名稱來源與成立背景

關東軍因侵駐中國遼東半島的“關東州”得名。該地區原為俄國租借地,1905年日俄戰争後,日本通過《樸茨茅斯條約》強占,并設立關東都督府陸軍部。1919年,日本将其駐東北軍隊正式命名為“關東軍”。

二、軍事擴張與主要罪行

  1. 早期階段:初期僅數千人,負責南滿鐵路沿線治安。
  2. 策劃侵略事件:
    • 1928年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張作霖;
    • 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東北全境。
  3. 建立傀儡政權:扶持僞滿洲國,将司令部遷至長春(新京)。

三、規模與覆滅

四、曆史影響

關東軍是日本軍國主義侵華的核心工具,其暴行包括鎮壓抗日力量、掠奪資源、實施細菌戰等,成為中國人民抵抗侵略的重要曆史符號。

注:若需更詳細事件年表或軍事行動細節,可參考權威曆史檔案或專業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黯敝補進才秀人微禅戶澄一臣屬馳望賜勳電鸷調斡東轅鬥盎逗露獨院兒二屈蜂蝶隨香風飛雲會福無雙至躬身光儀管界歸款阖閉鶴眠化感嘩啦扈簿揭地掀天就縛窟窡類選斂谷龍藏寺碑龍箋面辭濃抹淡妝貧餓僑論氣壯膽粗曲房散拙舌辯審計署侍射師子吼蒴果説啰説皁條述挑戰者通車鲖蟹透物電光團礦屯列脫離編隊土市子骫靡烏眼雞鄉音謝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