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胡梳的意思、胡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胡梳的解釋

梳理胡須的小梳子。《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 鄧九公 ﹞胸前還掛着一盤金綫菩提的念珠兒,又一個漢玉圈兒拴着個三寸來長的玳瑁鬍梳兒。” 老舍 《茶館》第一幕:“老人進來,拿着些牙籤、胡梳、耳挖勺之類的小東西,低着頭慢慢地挨着茶座兒走,沒人買他的東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胡梳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名物詞,專指用于梳理胡須的小型梳具。以下從詞典釋義、曆史淵源及用途角度進行詳細說明:


一、基本釋義

胡梳(hú shū)指古代男子用于整理胡須的專用梳子,形制小巧,通常為單排細齒,便于隨身攜帶。其名稱中的“胡”指胡須,“梳”即梳理工具,組合後特指“梳理胡須的梳子”。


二、曆史淵源與形制

  1. 起源背景

    古人崇尚蓄須,尤其文人、武士常以長須為美。為保持胡須整齊,便攜的專用梳具應運而生。唐宋時期已有相關記載,明清時期成為男性日常梳妝用具。

  2. 材質與工藝

    傳統胡梳多用牛角、象牙、紫檀等材質制成,長度約5-10厘米,梳齒細密均勻,部分鑲嵌金屬或玉石裝飾,兼具實用性與工藝價值。


三、功能與文化意義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胡梳"詞條.
  2. 許嘉璐. 《中國古代禮俗辭典》[M].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1991: 男子儀容用具章節.
  3. 王世襄. 《明式家具研究》[M].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7: 梳妝用具考釋.
  4. 李漢秋. 《儒林外史鑒賞辭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人物服飾與器物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

“胡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綜合權威資料可作以下解釋:

一、基本釋義

胡梳指梳理胡須的小梳子,主要用于古代男子的儀容整理工具,常以玳瑁等材質制成,尺寸較小(如三寸左右),可隨身攜帶。

二、文學出處

  1. 《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提到鄧九公佩戴“玳瑁胡梳”,說明清代已有将胡梳作為飾物的習俗。
  2. 老舍《茶館》第一幕中,老人兜售“胡梳”等小物件,反映民國時期這類物品仍存在于市井生活。

三、其他用法說明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提及“胡梳”可作成語,形容不整潔的形象。但此用法未見于經典文獻,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讀,建議以實物含義為主流解釋。

補充知識

漢字“梳”本義為整理毛發,故“胡梳”專指針對胡須的梳理工具,與發梳形成功能區分,體現了古代服飾文化的細節。

别人正在浏覽...

撥損草鄙赤草初度之辰慈幼局翠煙存放鹾課短句對國鵝蛋石番教飛蛾封壤高勝國議涵養號踯幻眇火道校場腳力濟侈戒尺節樓驚變敬恪懇迫苦匏狼竄狼種牢彘離貳骝骅流演滅鼠磨害内艱陪考破瓦頹垣輕孤清酤勤役戚豎七灣八拐肉顫心驚手示雙表水火棍撕抓宿兵調諧鐵仙土爾扈特吞敵挽道渦輪機蕪薉鄉眷閑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