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敬謹慎。《三國志·吳志·周鲂傳》:“ 魴 以千載徼幸,得備州民,遠隔 江 川,敬恪未顯,瞻望雲景,天實為之。”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内規制紀略》:“ 世廟 尊崇元教,無往而不敬恪也。”
“敬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恭敬謹慎,通常用來形容對人或事物保持尊重且嚴謹的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詞屬于較為典雅的書面用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在強調傳統道德或曆史語境時仍具表現力。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三國志》等古籍原文。
敬恪是一個漢字詞彙,它由兩個部首組成:敬(攵)和恪(忄)。
敬是攵部的漢字部首,表示寶物被保護或護衛的樣子,也表示追求富貴和渴望名聲。恪是忄部的漢字部首,表示心髒的樣子,也表示心地誠實、純潔而善良的意思。
敬恪是中國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詞彙,代表着對長輩、師長或上級的尊敬和敬重。在社交場合中,敬恪也表示尊敬他人的禮貌和态度。
在繁體字中,敬恪的寫法是敬恪。敬的繁體寫法是敬,恪的繁體寫法是恪。
在古時候,敬恪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敬可以寫作敬或尊,恪可以寫作恪或克。這些不同的寫法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和地區會有所差異。
以下是一些關于敬恪的例句:
1. 他對長輩非常敬恪,從不敢有絲毫不敬。
2. 她的敬恪和謙遜的态度赢得了衆人的尊敬。
敬恪的組詞有:恪守、敬恪、敬恪禮儀。
與敬恪相近義的詞彙有:尊敬、敬重、敬愛。
與敬恪相反義的詞彙有:不敬、不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