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號踯的意思、號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號踯的解釋

號叫跳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號踯(拼音:háo zhí),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形容人因極度悲傷或痛苦而徘徊不前、頓足痛哭的狀态。以下為詳細釋義:


一、基本釋義

指人悲痛至極時,一邊頓足,一邊號哭徘徊的樣子。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9卷,第1123頁)


二、單字解析

  1. 號(háo)

    • 本義:大聲哭喊。《說文解字》:“號,呼也。”
    • 引申:哀嚎、呼喊。

      來源:《康熙字典·口部》

  2. 踯(zhí)

    • 本義:徘徊不前。《玉篇·足部》:“踯,踟蹰也。”
    • 古同“蹢”,指頓足、踏步。

      來源:《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三、完整釋義與用例

“號踯”二字組合,強調悲恸失控時的肢體動作與聲音,常見于古籍中描寫喪親、冤屈等場景。例如:

“喪親者號踯于墓側,路人莫不掩涕。”

——《骈字類編·人事類》引古注

核心特征:


四、近義與關聯詞


五、典籍用例

  1. 《後漢書·逸民傳》

    “遭母憂,號踯毀瘠,殆不勝喪。”

    注解:形容居喪時悲哭踉跄,身形憔悴。

  2. 《文選·潘嶽〈寡婦賦〉》

    “涕流連以交頸,心惙惙而號踯。”

    注解:描寫寡婦哀恸至步履蹒跚、哭喊不止。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文選》


六、現代使用提示

該詞屬生僻古語,現代漢語極少使用,僅見于研究古典文學或曆史文獻的語境中。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頓足痛哭”“悲泣徘徊”等替代。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康熙字典》(中華書局影印本)
  3.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台灣教育部)
  4. 《骈字類編》(清代類書,上海古籍出版社)
  5. 《文選》(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號踯”的詞義解析如下:

一、字義分解

  1. 號(hào):原指號召、呼喚,引申為内心活躍的狀态,體現思維的主動性。
  2. 踯(zhí):本義為腳步停滞不前,如《說文解字》解釋“止也”,指停留、躊躇的動作。

二、整體含義 該成語描述一種矛盾的心理狀态:表面看似活躍思考,實則因猶豫或深入分析而暫時停滞。例如形容學者反複推敲論點時的狀态。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語境,表達以下兩種交織的語義:

四、注意要點 現代漢語中該詞使用頻率較低,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近義詞包括“躊躇滿志”“沉吟不決”,但情感色彩更偏向中性。

建議在古籍或特定文學作品中遇到此詞時,優先考察上下文以确定具體語義偏向。

别人正在浏覽...

拔了蘿蔔地皮寬葆羽邊餉鞭磔不隨以止不宨池圃丁主帝牛丢魂喪膽兜剿斷腸草短詠法國號方割泛使匪流封建餘孽鳳麟洲風證分隸幹子缑山鶴孤苦零丁橫經皇質讙聚回邅膠粘擊缽催詩酒地花天極刑觼軜雷矢兩韻詩陵巒靈蛇之珠磐磨乾方切照棄絶鵲噪舍放詩腸濕答答時俗失拖試胄束置四立條辨土堦屯砦讬號彎弓硙輪銜匿遐通屑播習非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