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封壤的意思、封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封壤的解釋

(1).疆域;疆界。 南朝 齊 謝朓 《與江水曹至幹濱戲》詩:“别後能相思,何嗟異封壤。”《舊唐書·德宗紀下》:“﹝ 吳少誠 ﹞兇狡成性,扇構多端,擅動甲兵,暴越封壤。”

(2).土堆。《太平禦覽》卷九四七引《符子》:“羣蟻曰:‘彼(指東海之鼇)之冠山何異我之戴粒,逍遙封壤之巔,伏乎窟穴也。’”

(3).培土。 唐 韋應物 《西澗種柳》詩:“封壤自人力,生條在陽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封壤”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fēng rǎng,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釋:

  1. 疆域;疆界
    指地理範圍的劃分或領土邊界。例如南朝齊謝朓《與江水曹至幹濱戲》詩:“别後能相思,何嗟異封壤。”唐代駱賓王在《與博昌父老書》中也提到“雲雨俄别,封壤異鄉”,均以“封壤”表示地域分隔。

  2. 土堆
    指自然或人工堆積的土丘。《太平禦覽》引《符子》中的寓言:“羣蟻曰:‘彼(東海之鼇)之冠山何異我之戴粒,逍遙封壤之巔,伏乎窟穴也。’”此處“封壤”即指土堆。

  3. 培土
    作動詞時表示用土壤覆蓋或加固。唐代韋應物《西澗種柳》詩雲:“封壤自人力,生條在陽春”,描述通過培土促進植物生長。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封壤(fēng táng)這個詞的意思: 封壤是指将井口或其他水源的出口蓋住,不讓水流出或污染。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封(fēng)的部首是寸,總共有4畫。 壤(táng)的部首是土,總共有8畫。 來源: 封壤一詞最早來源于古代農田灌溉工程的術語,用于封堵水源以防止水流失或污染。 繁體: 封壤的繁體寫法為封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封壤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如封塘、封壩等。這些寫法也體現了不同地區或曆史時期對這一概念的表達方式。 例句: 1. 農民利用竹子封壤井口,以防止污染。 2. 工程師正在進行水壩封壤的工作,确保水庫的安全。 組詞: 封口、封堵、封閉、封存 近義詞: 封閉、關閉、堵塞 反義詞: 開放、通暢 希望這些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