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火上弄冰淩 ”。亦作“ 火上弄冬淩 ”。亦作“ 火上弄凍淩 ”。1.喻事之易成。 元 尚仲賢 《氣英布》第二折:“則教你, 楚 江山覰不得火上弄冰淩, 漢 乾坤也做不得碗内拿蒸餅。” 元 關漢卿 《調風月》第三折:“但交我一權為政,情取火上弄冬淩。”《西遊記》第三五回:“潑魔苦苦用心拿我,誠所謂水中撈月; 老孫 若要擒你,就好似火上弄冰。”
(2).喻易于敗亡。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悔悟》套曲:“千金廢,火上弄凍淩。”《醒世姻緣傳》第八二回:“火上弄冰,不禁幾日,弄得精光,連飯也沒有得吃。”
“火上弄冰”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核心含義
字面指在火上放置冰塊,引申為兩種相反的解釋:
矛盾性延伸
部分權威資料(如滬江詞典)指出,該成語既可能表達“易成”,也可能暗含“易敗亡”的雙重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該成語的實際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區分。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西遊記》原著。
《火上弄冰》這個詞是指做一些相互矛盾、不合常理或者本身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它形象地比喻做事情沒有實際效果或者達不到預期的結果。
《火上弄冰》這個詞的部首是火字旁的火部和冰字旁的冫部。
它的筆畫數為13畫。
《火上弄冰》這個成語最早來源于《左傳·莊公十四年》。
在繁體字中,這個成語的寫法為「火上弄冰」。
在古時候,這個成語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寫法可以參考古代版本的字典和文獻。
他們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太過分了,就像讓你在火上弄冰一樣。
火冰山、冰火兩重天、弄巧成拙、無濟于事
異想天開、胡鬧、自讨苦吃
事半功倍、得心應手、巧取豪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