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火上弄冰凌 ”。亦作“ 火上弄冬凌 ”。亦作“ 火上弄冻凌 ”。1.喻事之易成。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二折:“则教你, 楚 江山覰不得火上弄冰凌, 汉 乾坤也做不得碗内拿蒸饼。”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三折:“但交我一权为政,情取火上弄冬凌。”《西游记》第三五回:“泼魔苦苦用心拿我,诚所谓水中捞月; 老孙 若要擒你,就好似火上弄冰。”
(2).喻易于败亡。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悔悟》套曲:“千金废,火上弄冻凌。”《醒世姻缘传》第八二回:“火上弄冰,不禁几日,弄得精光,连饭也没有得吃。”
“火上弄冰”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核心含义
字面指在火上放置冰块,引申为两种相反的解释:
矛盾性延伸
部分权威资料(如沪江词典)指出,该成语既可能表达“易成”,也可能暗含“易败亡”的双重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该成语的实际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区分。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或《西游记》原著。
《火上弄冰》这个词是指做一些相互矛盾、不合常理或者本身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它形象地比喻做事情没有实际效果或者达不到预期的结果。
《火上弄冰》这个词的部首是火字旁的火部和冰字旁的冫部。
它的笔画数为13画。
《火上弄冰》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左传·庄公十四年》。
在繁体字中,这个成语的写法为「火上弄冰」。
在古时候,这个成语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具体写法可以参考古代版本的字典和文献。
他们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太过分了,就像让你在火上弄冰一样。
火冰山、冰火两重天、弄巧成拙、无济于事
异想天开、胡闹、自讨苦吃
事半功倍、得心应手、巧取豪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