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刻的意思、镂刻的詳細解釋
镂刻的解釋
(1) [engrave; carve]∶瑑刻,在木、石、塑料等物上刻鑿出所需的圖案
镂刻雕花床
(2) [remember by heart]∶牢記
這個事镂刻在我心中
詳細解釋
(1).雕刻。《晏子春秋·谏下十四》:“身服不雜綵,首服不鏤刻。” 清 黃景仁 《靈壁磬石歌》:“峯巒洞穴卒嗟見,鏤刻微茫窮芒鍼。” 徐遲 《直薄峨眉金頂記》:“銅塔二十一層,镂刻得更加精細。”
(2).猶銘刻,銘記。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八章:“可是有一天,終于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件深深镂刻在 道靜 心裡,使她永不能忘的事。”
(3).指文詞的錘煉。《紅樓夢》第七八回:“二爺細心鏤刻,定又是風流悲感,不同此等的了。”
詞語分解
- 镂的解釋 镂 (鏤) ò 雕刻:镂花。镂刻。镂空。镂骨銘心(喻感激或牢記不忘)。镂月裁雲(喻巧奪天工的制作)。镂塵吹影(喻徒勞)。 可供刻镂用的剛堅的鐵。 古同“漏”,孔穴。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 刻的解釋 刻 è 雕,用刀子挖:刻本(雕版印成的書本)。刻石。刻字。刻闆。刻舟求劍。 古代用漏壺記時,一晝夜共一百刻。今用鐘表計時,一刻等于十五分鐘:五點一刻。 時間:此刻。即刻。頃刻(極短時間)。時刻。刻不容
網絡擴展解釋
“镂刻”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一、雕刻工藝
指在木、石、塑料等材料上刻鑿出精細圖案或紋飾。例如:
- 徐遲在作品中提到“銅塔二十一層,镂刻得更加精細”。
- 《晏子春秋》記載“身服不雜綵,首服不鏤刻”,強調裝飾的簡樸。
二、比喻銘記
表示深刻記憶或情感烙印,常用于抽象事物。例如:
- 楊沫《青春之歌》描述“一件深深镂刻在道靜心裡,使她永不能忘的事”。
- 提到“這個事镂刻在我心中”,強調難以忘懷。
三、文詞錘煉
特指文學創作中對語言的精細雕琢。例如:
- 《紅樓夢》中評賈寶玉“細心鏤刻,定又是風流悲感”,體現文字的精妙推敲。
補充說明:
“镂”字本義為雕刻用的堅鐵(),後引申為雕刻動作。法語中對應“ciseler”(錾刻)、“sculpter”(雕塑)等詞。
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漢語詞典》或文學原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镂刻(lòu kè)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镂"和"刻"兩個字組成。
"镂"字是由"钅"和"屬"兩個部首組成的。"钅"是金屬類的部首,表示和金屬相關的意思;"屬"是一個構字部首,表示房屋的意思。"镂"的構字意思是在金屬上進行雕刻,也即在金屬上刻畫出圖案。
"刻"字是由"刀"和"易"兩個部首組成的。"刀"是刀劍類的部首,表示刀具的意思;"易"是一個義符部首,表示容易的意思。"刻"的構字意思是用刀在物體上做刻痕,也即利用刀具在物體上做标記。
《镂刻》一詞來源于古代的文化藝術,指的是在金屬或其他材料表面刻畫出精細的圖案。镂刻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既是一種技藝,也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通過镂刻,人們可以将美麗的圖案和紋樣刻在物品上,使物品更加華麗和精美。
在繁體字中,"镂"字沒有任何變化,仍然保留原形。這體現了繁體字對于傳統文化的保留和尊重。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镂"字有多種變體形式。有些書法家喜歡用"刀"字的上邊加上兩個點形成"镂"字,有些則在"刀"字下加上"鋤"字形成"镂"字。這些寫法都是以刀具為基礎,來表現出刻的意義。
以下是一些關于"镂刻"的例句:
1. 他的镂刻技藝獨步于世,每一件作品都令人驚歎。
2. 這件銀首飾經過精細的镂刻,各種紋樣栩栩如生。
3. 他花費幾個月的時間,将這幅畫精心地镂刻在木頭上。
一些與"镂刻"相關的詞彙有:雕刻、雕琢、雕塑。這些詞都和在材料上刻畫出圖案或形象有關。
"雕刻"是一個比較廣泛的詞,既可以指在金屬或其他材料上進行刻畫,也可以指對于牙齒、木頭、石頭等進行刻畫。"雕琢"和"雕塑"更多地指一些複雜的、需要精湛技藝的刻刀刻畫,強調了技巧的精妙和藝術品位的高超。
"镂刻"的反義詞沒有一個特定的詞彙來描述,可以用"未雕刻"、"未刻畫"等詞語來表示未進行雕刻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