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黃昏和清晨。 唐 李紳 《逾嶺峤荒陬抵高要》詩:“百處溪灘異雨晴,四時雷電迷6*昏旭。” 宋 王禹偁 《濟州衆等寺新修大殿碑序》:“先是無鐘以警昏旭,乃範金以鳴之。”
(2).以指短時間。 前蜀 杜光庭 《醮名山靈化詞》:“未更昏旭,悉已蕩餘。中外再寧,寰海稱抃。”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昏旭漢語 快速查詢。
“昏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黃昏與清晨
由“昏”(黃昏)和“旭”(初升的太陽,指清晨)組合而成,表示晝夜交替的兩個時段。例如唐代李紳的詩句“四時雷電迷昏旭”,即以自然現象描繪晝夜更疊的意境。
代指短暫時間
因晝夜交替象征時間流逝,引申為“短時間”。如宋代王禹偁文中提到“未更昏旭,悉已蕩餘”,強調事件在極短時間内完成。
《昏旭》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具體的意思是早晨的朦胧光芒或晨光。
《昏旭》的部首是日字旁,表示與太陽有關。它的總筆畫數為11。
《昏旭》是一個古代漢字,源于《說文解字》。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昏旭」。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昏旭」的形狀略有不同,字形更為古拙,但整體上依然能夠辨認出是「昏旭」這個詞。
1. 早晨的時候,大地上彌漫着昏旭的光芒。
2. 醒來時,他看到窗外的昏旭,心情一下子變得明朗起來。
昏旭光、朦胧昏旭、昏旭初現、昏旭中亮、昏旭的晨曦
朦胧、晨曦、光輝、明亮
明亮、熾熱、強光、太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