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對情況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給人看。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快船》:“故快丁以出水為苦,而運軍以改折不出水為苦,一權度而明如指掌矣。” 清 唐甄 《潛書·格君》:“其所舉之人,進而問其計,明如指掌,實有可行。” 楊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記》第六章第二節:“況 漢口 有極大市街,依託掩護,逸以待勞,持久之力,明如指掌。”
“明如指掌”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形容對事物或情況非常清楚,如同看自己的手掌一樣清晰明了。常用于強調對細節的透徹了解。
該成語通過生動的比喻,突出對事物透徹了解的狀态,適用于描述知識掌握、局勢分析等場景。使用時需注意其書面語屬性,避免口語化表達。
《明如指掌》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非常熟悉,了如指掌。形容對某事物或某種知識非常熟悉,了解得很透徹。
成語《明如指掌》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
明 - 日字旁,四畫
如 - 女字旁,六畫
指 - 手字旁,九畫
掌 - 手字旁,十畫
《明如指掌》這個成語最早出自《三國演義》中描寫司馬懿對于曹操兵法非常熟悉的一段話:“人皆知曹公手下,司馬德謀遠矣。司馬懿聞之,良久默然曰:‘明如指掌。’”。後來,人們将這個表達形容對某事物非常熟悉的能力稱之為“明如指掌”。
《明如指掌》的繁體字為「明如指掌」。
古時候《明如指掌》成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差異。
1. 他對這個領域的知識了如指掌。
2. 戰士們熟悉地操作着武器,就像明如指掌一樣。
明察秋毫、指點江山、了如指掌、滿腹經綸、精明強幹。
洞若觀火、了然于胸、胸有成竹、捉摸不透。
一知半解、昧於事理、一竅不通、糊塗一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