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洩劑的意思、洩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洩劑的解釋

即洩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序例·十劑》“洩劑”引 張從正 曰:“芒消、大黃、牽牛、甘遂、巴豆之屬,皆瀉劑也。”參見“ 洩藥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洩劑是中醫方劑學中的專業術語,指具有通導二便、祛除體内實邪作用的一類藥物或方劑。根據傳統醫學理論,洩劑主要用于治療氣滞、濕熱、積滞等實證引起的便秘、水腫、腹脹等病症。其核心作用機制包括以下三方面:

  1. 通便逐水

    洩劑通過刺激腸道蠕動或增加尿液排出,幫助清除體内積滞的水濕、宿便及病理産物。例如《傷寒論》中記載的“大承氣湯”即屬于典型的寒下洩劑,適用于熱結便秘。

  2. 調節氣機

    部分洩劑兼具行氣功效,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提到的“五苓散”,既能利水滲濕,又可調理三焦氣化功能,改善水液代謝異常。

  3. 辨證使用

    根據病邪性質,洩劑分為“寒下”“溫下”“潤下”等類型。如《醫學心悟》強調,寒積需用大黃、芒硝等寒下藥,而年老體虛者宜選火麻仁、郁李仁等潤下藥,避免損傷正氣。

臨床應用時需嚴格遵循中醫辨證原則,實證患者方可使用,虛證或孕婦忌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洩劑中的活性成分(如蒽醌類、揮發油)能直接作用于腸道平滑肌或腎小球濾過率,印證了傳統理論的科學性。

參考資料:《中醫大辭典》《傷寒論譯釋》《方劑學》《太平惠民和劑局局方》

網絡擴展解釋

“洩劑”是中醫術語,屬于傳統方劑分類“十劑”之一,主要功能為通閉下行、清除體内實邪。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洩劑又稱瀉劑,指以苦洩藥物為主組成,具有通便、瀉熱、逐水等作用的方劑。其核心作用是“洩可去閉”,即通過瀉下排除體内壅滞的實邪(如積滞、水飲、燥屎等)。

  2. 常用藥物與方劑

    • 代表性藥物:大黃、芒硝、牽牛子、甘遂、巴豆、葶苈子等。
    • 典型方劑:如《傷寒論》中的“大承氣湯”(含大黃、芒硝)用于熱結便秘;《金匮要略》的“葶苈大棗瀉肺湯”用于痰壅咳喘。
  3. 作用原理
    通過刺激腸道蠕動或增加腸内容積,促進排洩,適用于實證引起的便秘、水腫、痰飲停滞等症。但需注意區分寒熱虛實,如寒積用巴豆,熱結用大黃。

  4. 應用注意事項
    洩劑多攻伐峻猛,需中病即止,避免損傷正氣。孕婦、體虛者慎用。


提示:部分低權威性網頁将“洩劑”解釋為成語(如洩露不利之事),但此說法缺乏中醫文獻支持,建議以專業醫藥來源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傲逸兵油子丙種射線不敬彩翠承伏馳轶出守脆弱擔驚受怕打牙逗嘴等差級數東食西宿放量笵金番木鼈府解閣束花罽回生江海人椒柏酒焦阬晶輪精明強幹謹翕幾蘧記敍文姬易巨頭刻鑿困惾苦刑連昏達曙麗美李桃流遷蠻垂蠻俗披究乾老子乾榨清除覃霈聖惠方失狀獸圈衰绖書店叔郎撕開肆奢私童桃徑透射網民五行生克陷落計中閑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