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洩劑的意思、洩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洩劑的解釋

即洩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序例·十劑》“洩劑”引 張從正 曰:“芒消、大黃、牽牛、甘遂、巴豆之屬,皆瀉劑也。”參見“ 洩藥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洩劑”是中醫術語,屬于傳統方劑分類“十劑”之一,主要功能為通閉下行、清除體内實邪。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洩劑又稱瀉劑,指以苦洩藥物為主組成,具有通便、瀉熱、逐水等作用的方劑。其核心作用是“洩可去閉”,即通過瀉下排除體内壅滞的實邪(如積滞、水飲、燥屎等)。

  2. 常用藥物與方劑

    • 代表性藥物:大黃、芒硝、牽牛子、甘遂、巴豆、葶苈子等。
    • 典型方劑:如《傷寒論》中的“大承氣湯”(含大黃、芒硝)用于熱結便秘;《金匮要略》的“葶苈大棗瀉肺湯”用于痰壅咳喘。
  3. 作用原理
    通過刺激腸道蠕動或增加腸内容積,促進排洩,適用于實證引起的便秘、水腫、痰飲停滞等症。但需注意區分寒熱虛實,如寒積用巴豆,熱結用大黃。

  4. 應用注意事項
    洩劑多攻伐峻猛,需中病即止,避免損傷正氣。孕婦、體虛者慎用。


提示:部分低權威性網頁将“洩劑”解釋為成語(如洩露不利之事),但此說法缺乏中醫文獻支持,建議以專業醫藥來源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洩劑的意思

《洩劑》是一個漢字詞彙,其主要意思是指可以促進排洩作用的藥物或物質,可用于治療便秘等相關症狀。

拆分部首和筆畫

《洩劑》的部首是氵(三點水),共有6個筆畫。

來源

《洩劑》一詞的來源比較明确,它是由“洩”和“劑”兩個字組成。

繁體

《洩劑》的繁體字為「瀉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洩劑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基本上保持了和現代漢字相似的形狀。

例句

1. 醫生建議你服用一些洩劑來緩解便秘的困擾。

2. 這種洩劑很有效,一般能在短時間内産生效果。

組詞

洩劑可以組成其他詞彙,如:洩痢(治療腹瀉的藥物)、失洩(指因心髒功能不全而出現血液循環異常)。

近義詞

一些與洩劑相關的近義詞包括:洩瀉藥、通便藥、導瀉劑。

反義詞

與洩劑相對的反義詞為止瀉藥,它們在作用上對排洩的調節方向相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