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盥獻的意思、盥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盥獻的解釋

灌祭進獻。《宋史·樂志七》:“五德之王,誰實始之?功括造化,與天無期。酌我清酤,盥獻載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盥獻”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祭祀禮儀中的特定行為。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由“盥”(洗手/灌祭)和“獻”(進奉)組成,核心含義為灌祭進獻,即通過潔淨儀式後向神靈或祖先敬獻祭品。這一解釋在《宋史·樂志七》的引文中得到印證:“酌我清酤,盥獻載飭”()。

  2. 文化背景
    作為古代祭祀流程的一部分,“盥”代表淨手或澆酒于地的潔淨儀式,強調祭祀者的虔誠;“獻”則指向神明進奉酒食等祭品。此類儀式常見于周代以降的禮制文獻()。

  3. 延伸釋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引申為“洗淨後虔誠奉獻”,用于比喻對信仰或事業的全身心投入。需注意這種解釋屬于語義擴展,并非古代原義()。

  4. 使用場景

    • 古代:宗廟祭祀、天地社稷等重大典禮
    • 現代:文學作品中借指無私奉獻精神()

注:該詞彙現代已罕用,主要見于古籍研究和特定文化語境。如需深入考據,可查閱《宋史》原文及相關禮學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盥獻》是什麼意思

《盥獻》是一個中文詞語,包含了盥和獻兩個字。這個詞的意思是指用清水洗淨自己的身體,以示敬意或供奉給神明。

《盥獻》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拆分部首,盥的部首是皿,而獻的部首是犬。根據筆畫來說,盥有10畫,獻有8畫。

《盥獻》的來源

《盥獻》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和宗教儀式。人們在祭祀活動中,會先用清水洗淨身體,以表示尊敬和虔誠。這樣的洗淨行為被稱為盥,而把洗淨後的身體供奉給神明則被稱為獻。

《盥獻》的繁體

《盥獻》在繁體中的寫法是「澣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盥」和「獻」可能會采用不同的形态。隨着時代的變遷,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也發生了變化,所以古時候的寫法可能與今天稍有不同。

《盥獻》的例句

1. 在祭祀儀式中,先要進行盥獻,表達我們虔誠的心意。

2. 每天起床後,我都會盥獻一番,讓自己煥然一新。

《盥獻》的組詞

1. 盥浴:用水洗淨身體的行為。

2. 獻祭:将祭品供奉給神明或祖先。

《盥獻》的近義詞

1. 沐浴:用水洗淨身體。

2. 奉獻:恭敬地獻上。

《盥獻》的反義詞

1. 肮髒:不幹淨,有污垢。

2. 收藏:保留、收起來,不獻出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