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苫枕幹的意思、寝苫枕幹的詳細解釋
寝苫枕幹的解釋
謂古時父母被人所殺,子女卧草枕盾,表示時刻不忘報仇。《禮記·檀弓上》:“ 子夏 問於 孔子 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孔子 曰:‘寝苫枕幹不仕,弗與共天下也。’”
詞語分解
- 寝苫的解釋 見“ 寝苫枕塊 ”。
- 枕幹的解釋 .《禮記·檀弓上》:“ 子夏 問於 孔子 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幹,不仕,弗與共天下也。’”幹,盾。後因以“枕幹”表示複仇志切。 唐 白居易 《田布贈右仆射制》:“ 鎮陽 之
網絡擴展解釋
“寝苫枕幹”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拼音:qǐn shān zhěn gàn
- 字面含義:睡在草墊(苫)上,頭枕盾牌(幹),表示時刻準備複仇。
- 引申義:古時子女為父母報仇的決心,形容不忘仇恨、誓死雪恥的精神狀态。
出處與背景
- 典籍來源:《禮記·檀弓上》記載,孔子回答子夏關于“父母之仇”的提問時,提出“寝苫枕幹不仕,弗與共天下也”,強調複仇的堅定态度。
- 曆史背景:古代禮法要求子女為父母複仇是義務,成語反映了當時的倫理觀念。
詞語分解
- 寝:卧睡。
- 苫(shān):草編的墊子,代指簡陋的卧具。
- 枕:以頭枕物。
- 幹(gàn):盾牌,象征武器或戰鬥準備。
用法與語境
- 語法功能:作謂語、定語、賓語(如“他寝苫枕幹,誓報父仇”)。
- 適用場景:多用于書面描述複仇決心,現代語境中也可比喻對某事的極度執着。
權威性說明
- 主要依據《禮記》及權威詞典,部分網絡釋義存在注音差異(如“幹”讀gān/gàn),但綜合古籍及高權威來源,應讀作gàn。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寝苫枕幹
《寝苫枕幹》是一個成語,指的是以枕頭為苫(亦稱“葦苫”或“蒲席”)墊在木頭上睡覺的意思。這個成語也常用于比喻生活簡樸、克己奉公。
《寝苫枕幹》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
寝(chén)- 宀(寶蓋), 冖(軍旗), 卩(蔔),一筆畫;
苫(shān) - 艹(艹草),一筆畫;
枕(zhěn) - 木(木頭),一筆畫;
幹(gān) - 幹(木梁),四筆畫。
《寝苫枕幹》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人們條件簡陋,用苫布代替床,木頭代替枕。意味着過着樸素生活。
在繁體中文中,“寝苫枕幹”的寫法為「寢苫枕幹」。
古時候漢字寫法如下:
寝 - 宀冖卩;苫 - 艹彡幹木;枕 - 木冂;幹 - 幹
以下是一些《寝苫枕幹》的例句:
1. 他從小就寝苫枕幹,習慣了簡樸的生活方式。
2. 兒子上大學後,寝苫枕幹的日子就一去不複返了。
組詞:寝覺、苫布、枕席、幹淨。
近義詞:簡樸、樸素。
反義詞:奢華、豪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