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毀熸的意思、毀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毀熸的解釋

熄滅。《後漢書·蔡邕傳》:“懼煙炎之毀熸,何光芒之敢揚哉!” 李賢 注:“ 杜預 注《左傳》曰:‘ 吳 楚 之間謂火滅為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毀熸”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解釋

拼音:huǐ jiān
釋義:指“熄滅”,多用于描述火或光亮的消失,也可引申為事物消亡、失敗。


2.出處與例證


3.結構分析


4.應用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方言背景或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後漢書》及《左傳》相關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毀熸的意思

《毀熸》這個詞源自古代漢語,是指炙熱的火焰燃燒物體,使其燒毀或焚燒。

拆分部首和筆畫

《毀熸》由現代漢字拆分部首可知,“毀”的部首為毛,筆畫數為7;“熸”的部首為火,筆畫數為16。

來源

《毀熸》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在《說文解字》中首次被正式收錄,屬于漢字的傳統用法之一。

繁體

《毀熸》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毀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些字形會略微不同。對于《毀熸》這個詞來說,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略有差異,但整體意義和拼寫基本相同。

例句

1. 他将文件投入火中,毀熸了所有的證據。

2. 古代戰争中,敵方常常會用火箭攻擊城牆,希望能夠毀熸敵人的防線。

組詞

1. 毀滅:指遭受極度破壞,失去原本的形态或功能。

2. 熄滅:指火焰或光亮完全消失。

3. 焚燒:指用火将物體燒成灰燼。

近義詞

1. 焚毀:指用火燒毀物體。

2. 燒毀:指用火将物體燒成灰燼。

反義詞

1. 保存:指保護物體,使之不受損傷。

2. 保留:指保持物體的原樣,不做任何修改或破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