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李煜的意思、李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李煜的解釋

[Li Yu] (937—978) 字重光,南唐後主。公元975年,宋滅南唐,他被封為“違命侯”,過了三年階下囚的生活,終被殺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李煜(937年-978年),字重光,南唐後主,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末代君主,同時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詞人。從漢語詞典及文學研究角度解析,其含義可分為以下層面:

一、基本釋義

“李煜”作為專有名詞,指代曆史人物李從嘉(即位後改名李煜),《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南唐國君,世稱李後主,工書畫,精音律,尤以詞名”。發音為“lǐ yù”,姓氏“李”為常見漢姓,“煜”本義為光明照耀,引申為才華外顯。

二、詞源演變與曆史背景

據《南唐書》記載,李煜原名李從嘉,繼位後改稱“煜”,取《詩經·小雅》“煜煜震電”中“光明盛大”之意,寄托治國理想。其生平經曆與國破被俘的命運,使“李煜”一詞在文學語境中常與“亡國之痛”“人生長恨”等意象關聯。

三、文學專名釋義

在文學領域,“李煜詞”特指其創作的四十餘首詞作,代表作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王國維《人間詞話》評:“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其詞風突破晚唐五代绮麗之風,開創“以血書者”的抒情境界。

四、權威評價與文化影響

《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主編)指出,李煜詞“直抒胸臆、不加雕飾,将個人悲劇升華為人類共通的生死哀樂”。其作品中“流水落花春去也”“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句,已成為漢語中表達惆怅情感的經典語彙。

網絡擴展解釋

李煜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詞人及南唐末代君主,其名字在不同語境中的含義可結合曆史與文學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作為曆史人物

  1. 身份背景
    李煜(937-978),原名李從嘉,字重光,號鐘隱,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公元961年繼位為南唐後主。南唐滅亡後,他被宋軍俘虜至汴京,封為“違命侯”,三年後被宋太宗賜死。

  2. 政治評價
    他在位期間南唐已衰落,雖施行仁政但缺乏治國才能,最終未能挽救國家滅亡。

二、作為文學符號

  1. 文學成就
    李煜精于詩詞、書畫、音律,尤以詞作聞名。其作品分為兩個階段:

    • 前期:多描寫宮廷享樂生活,風格绮麗柔靡;
    • 後期:亡國後創作《虞美人》《浪淘沙》等名篇,抒發亡國之痛與人生感慨,意境深遠,被譽為“千古詞帝”。
  2. 文化象征
    因其深陷情感與命運掙紮的經曆,“李煜”一詞偶爾被引申為“沉溺情感無法自拔”的隱喻,但此用法多見于非學術語境。

三、後世影響

他的詞作突破了晚唐五代詞局限于豔情的傳統,以白描手法直抒胸臆,對宋詞發展有重要影響,王國維評其“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作品或曆史細節,可查閱權威文學史著作或《全唐五代詞》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禅床裳帷稱呼稱贊癡長池台促路粗胪酢歰代人受過黨旅誕倨忉忉額角頭兒女夫妻翻經非罰風疙瘩該班兒匄閑嗥吠毫分縷析豪習鶴市環海晖麗回佞湔祓幵零積伶積俐揪撮濬文雷輪沴瘥臨祚禮正龍戰于野盧矢率募彌漫磨纏溺窩子噼呖啪啦請間秦郵帖曲突散豁山阙蛇陣事極石君寶時移俗易殊操宋鵲貪奪淘汰同牢屠龍王在掌上犀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