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代,後裔。 漢 蔡邕 《汝南周巨勝碑》:“名振華夏,光耀昆苗。”
“昆苗”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昆苗”指後代、後裔,常用于古代文獻中,強調家族或種族的延續。例如漢代蔡邕《汝南周巨勝碑》中的例句:“名振華夏,光耀昆苗。”意為名聲顯赫,使後代榮耀。
二、拼音與結構
三、使用與出處
該詞屬于文言詞彙,現代使用較少,主要用于曆史文獻或特定文學語境。其出處明确記載于漢代碑文,體現了古代對家族傳承的重視。
四、相關擴展
“昆苗”的同類型詞彙包括“後嗣”“裔胄”等,均表達延續血脈的含義,但“昆苗”更側重強調榮耀與顯赫的傳承背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查字典)的詳細條目。
昆苗是一個漢字詞組,由兩個字組成,包括“昆”和“苗”。
根據字形結構,可以拆分昆苗為:昆(日字旁+十一畫)和苗(艸字底+七畫)。
昆苗最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大雅·生民》:“王之昆仲,于于孔穆”。這裡的“昆仲”古代指兄弟,意為兄弟中的同輩或同族。
在繁體字中,昆苗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代漢字書寫形式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昆苗的基本結構和字形在演變中并沒有太大變化。
1. 他們是兩個昆苗,感情非常深厚。
2. 我們都是昆苗,一同努力實現共同的目标。
昆苗可以和其他字組合成各種詞語,例如:
昆山、昆明、苗條、苗種、昆明湖等。
昆苗的近義詞可以包括昆仲、兄弟等。
昆苗的反義詞可視具體語境而定,例如異族、外族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