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稍伯的意思、稍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稍伯的解釋

猶稍人。古代官名。《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四年》:“﹝ 晉公 ﹞ 護 問稍伯大夫 庾季才 曰:‘比日天道何如?’” 胡三省 注:“ 後周 稍伯,蓋 周 官稍人之職。 周 官稍人,主為縣師令都鄙丘甸之政。 杜佑 曰:‘ 後周 地官之屬,有每方稍伯,中大夫…… 庾季才 明於天文,故 護 問之。’”參見“ 稍人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稍伯”是一個古代官職名稱,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詞義解釋

  1. 基本含義
    “稍伯”是古代官名,屬于“稍人”的職位,主要負責地方行政事務的管理,如縣、都、鄙等區域的政令執行。

    • 拼音:shāo bó
    • 注音:ㄕㄠ ㄅㄛˊ
  2. 曆史背景
    該官職見于《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四年》的記載,後周時期設“稍伯”為地官屬官,中大夫級别,職能類似《周禮》中的“稍人”,負責地方丘甸的政令與賦稅管理。


二、使用與出處

  1. 文獻例證
    《資治通鑒》提到晉公宇文護曾詢問稍伯大夫庾季才關于天象之事,胡三省注解進一步說明其職責與周代稍人相關。

    • 職能範圍:涉及地方行政、賦稅征收及政令傳達。
  2. 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稍伯”解釋為“稍微一點”,但此用法缺乏古籍依據,可能是對詞語的誤讀或引申。建議以曆史官職含義為準。


三、總結

“稍伯”主要作為古代官職存在,屬于後周地官體系,職能與地方行政管理相關。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資治通鑒》及《周禮》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稍伯》的意思

《稍伯》指的是古代中國傳說中,周朝時期的一位勇士,也是一個封號。在古代文獻中,有很多關于他的記載。據傳,他是一位勇猛善戰的将領,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重大貢獻。

《稍伯》的部首和筆畫

《稍伯》的部首是“⺡”(山)和“⼈”(人),分别代表山和人,表明了該字與山和人有關。

《稍伯》總共有8個筆畫。

《稍伯》的來源

《稍伯》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化和曆史,是古代人們創造的詞彙之一。

《稍伯》的繁體

《稍伯》的繁體字為「稍伯」,字形比簡體字稍微繁瑣一些,但意思相同。

《稍伯》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記載,古時候寫《稍伯》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

《稍伯》的例句

1. 他的勇氣和智慧使他成為一位真正的《稍伯》。

2. 《稍伯》的傳說影響了許多後來的文學作品。

《稍伯》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稍微、伯仲、稍事、伯爵等。

近義詞:有才、翰林。

反義詞:庸碌、愚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