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燒燔的意思、燒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燒燔的解釋

燒焚;燒毀。《漢書·外戚傳下·定陶丁姬》:“開 丁姬 椁戶,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滅,乃得入,燒燔椁中器物。”《後漢書·公孫述傳》:“今百姓無辜而婦子係獲,室屋燒燔,此寇賊,非義兵也。” 晉 陶潛 《戊申歲六月中遇火》詩:“正夏長風急,林室頓燒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燒燔是由“燒”與“燔”組成的複合詞,二者在古漢語中均有焚燒義項。《說文解字》釋“燒”為“爇也”,指用火使物受熱焦化;釋“燔”為“爇也”,特指焚燒祭品或燎柴祭天。在《周禮·春官·大宗伯》中可見“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的記載,其中“槱燎”即燔柴儀式。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祭祀場景,如《詩經·小雅·甫田》記載“以我齊明,與我犧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農夫之慶”,鄭玄箋注“燔燎膻芗”即指焚香獻祭。現代漢語中,該詞常見于古籍研究領域,如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對《禮記·祭法》中“燔柴于泰壇”的校勘注釋。

字義結構分析:

  1. 燒(形聲字,火部):本義為物體燃燒,《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爇僖負羁氏”杜預注“燒其家”
  2. 燔(會意字,火番聲):《爾雅·釋天》載“祭天曰燔柴”,特指祭天儀禮

網絡擴展解釋

“燒燔”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詞義 指焚燒、燒毀的行為。該詞由兩個同義動詞複合構成:

二、文獻用例

  1. 《漢書·外戚傳》記載開棺時因火勢失控導緻"燒燔椁中器物",描述器物被焚毀場景
  2. 《後漢書·公孫述傳》以"室屋燒燔"形容戰亂中房屋遭焚毀的慘狀
  3. 陶潛《戊申歲六月中遇火》用"林室頓燒燔"描寫突發火災對居所的破壞

三、文化關聯 與古代祭祀儀式"燔柴"相關,指将祭品置于柴堆焚燒祭天,但"燒燔"更多用于描述普通焚燒行為,而非特指祭祀。

提示: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多出現于古籍或仿古語境中。如需更多古代漢語詞彙解析,可查看漢典等權威辭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寶府邊籌鄙戾避兇不遣超邁絕倫陳達穿踰處婦處治點蒼疊發丁産遞興督厲頓絕鵝管耳參漏爾曹富康扶頭酒趕騷高下任心賀年片猴姜加腹磵道江沙矯思解日浪然樂世廉纖沒邊兒穆公,缪公牛衣夜哭頻句破門而入親供耆叟取死柔韌瑞聖奴聲利客收發四通訴競所有主啼號透熟推體望梅溫和文家烏鰂墨縣試校飾痟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