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屯正的意思、屯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屯正的解釋

清 代管理五十屯戶的小官。《清史稿·食貨志一》:“仍仿營田制,十戶一屯長,五十戶一屯正,每屯五正,設一管領專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屯正”是清代基層官職的名稱,其含義和職能可歸納如下:

  1. 基本定義
    屯正是清代設置的基層管理官員,主要負責管理五十戶屯戶。該職位屬于屯田制度中的基層編制,旨在維護屯戶秩序和農業生産。

  2. 層級結構
    根據《清史稿·食貨志》記載,清代屯田制度采用分級管理:

    • 十戶設一屯長(基層負責人)
    • 五十戶設一屯正(中層管理者)
    • 每五個屯正(即250戶)設一名管領專員(上級監管)。
  3. 職能範圍
    主要負責戶籍管理、田賦征收及糾紛調解,兼具行政與農業生産的雙重職能。其設置背景與清代邊疆屯田政策密切相關,目的是鞏固邊疆、保障軍糧供應。

  4. 其他說明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将“屯正”解釋為成語,描述個人品行正直,但此用法未見于清代典籍或主流詞典,可能是現代誤讀,建議以官方史料定義為準。

若需更完整的曆史背景,可參考《清史稿·食貨志》或清代屯田制度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屯正

屯正(tún zhèng)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作名詞。它的拆分部首是屍和亻,共有十六畫。屯正通常指屯兵或屯儲物資。

來源及繁體

屯正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的《周禮·天官冢宰·屯正》一章中,用來指派屯兵任務的官員。在繁體中,屯正的字形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屯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的字形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部分是和屍相同的尹,下部分是和亻相同的彳和止的結合。這種字形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

例句

1. 士兵們正在屯正,做好戰備準備。

2. 為了應對自然災害,政府屯正了大量的救災物資。

組詞

屯官(tún guān):指派屯兵任務的官員。

屯田(tún tián):指屯兵國家安置和發展農業生産。

近義詞

駐守(zhù shǒu)、紮營(zhā yíng)、駐地(zhù dì)。

反義詞

解散(jiě sàn)、撤離(chè lí)、解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