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冊書之美稱。《宋書·柳元景傳》:“宜崇賁徽冊,以旌忠懿。” 唐 鄭亞 《<會昌一品集>序》:“重炳徽冊,再晰光誥。”《宋史·樂志十一》:“肅奉徽冊,尊名孔章。”
“徽冊”是一個漢語詞語,讀作huī cè,主要含義為冊書之美稱,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正式文書中,具有褒揚、尊崇的意味。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定義
“徽冊”指代尊貴、美好的冊書,常用于帝王封賞、表彰功績或記載重要事件的文書。例如《宋史·樂志》中提到“肅奉徽冊,尊名孔章”,即強調冊書的莊重與褒獎性質。
單字釋義
曆史用例
該詞多見于古代典籍,如: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典》《宋史》等權威典籍。
《徽冊》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表示徽章或證書的意思。它由“徽”和“冊”兩個字組成,每個字有自己的意思和構造。
首先,“徽”字的部首是“彳”,它的意思是行走步伐。它的筆畫數為5畫,按照順序進行書寫。
然後,“冊”字的部首是“⼚”,它的意思是書籍、文書等。它的筆畫數為5畫,按照順序進行書寫。
“徽冊”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秦漢時期。當時,皇帝頒發證書和徽章作為裝飾和榮譽的象征。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被廣泛使用,用來表示各種類型的證書和徽章。
在繁體字中,“徽冊”與簡體字保持一緻,沒有任何差别。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徽冊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在古代碑文和書法作品中,徽字的上部分是由三個點構成的方形框架,“冊”字的右邊有一個額外的橫畫。這些變化代表了漢字書寫的曆史演變。
1. 我收到了一枚徽冊,證明我參加了比賽并獲得了第一名。
2. 學校頒發給我一個徽冊,以表彰我在學術上的優異表現。
徽章、徽號、證書、榮譽、獎狀、勳章
證書、獎狀、徽章
廢品、垃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