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册书之美称。《宋书·柳元景传》:“宜崇賁徽册,以旌忠懿。” 唐 郑亚 《<会昌一品集>序》:“重炳徽册,再晰光誥。”《宋史·乐志十一》:“肃奉徽册,尊名孔章。”
“徽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huī cè,主要含义为册书之美称,多用于古代文献或正式文书中,具有褒扬、尊崇的意味。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定义
“徽册”指代尊贵、美好的册书,常用于帝王封赏、表彰功绩或记载重要事件的文书。例如《宋史·乐志》中提到“肃奉徽册,尊名孔章”,即强调册书的庄重与褒奖性质。
单字释义
历史用例
该词多见于古代典籍,如: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典》《宋史》等权威典籍。
《徽册》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词语,表示徽章或证书的意思。它由“徽”和“册”两个字组成,每个字有自己的意思和构造。
首先,“徽”字的部首是“彳”,它的意思是行走步伐。它的笔画数为5画,按照顺序进行书写。
然后,“册”字的部首是“⼚”,它的意思是书籍、文书等。它的笔画数为5画,按照顺序进行书写。
“徽册”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秦汉时期。当时,皇帝颁发证书和徽章作为装饰和荣誉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使用,用来表示各种类型的证书和徽章。
在繁体字中,“徽册”与简体字保持一致,没有任何差别。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徽册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在古代碑文和书法作品中,徽字的上部分是由三个点构成的方形框架,“册”字的右边有一个额外的横画。这些变化代表了汉字书写的历史演变。
1. 我收到了一枚徽册,证明我参加了比赛并获得了第一名。
2. 学校颁发给我一个徽册,以表彰我在学术上的优异表现。
徽章、徽号、证书、荣誉、奖状、勋章
证书、奖状、徽章
废品、垃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