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的意思、蚌埠的詳細解釋
蚌埠的解釋
[Bengbu] 中國市名。在安徽省北部,相傳因盛産河蚌而得名
詞語分解
- 蚌的解釋 蚌 à 生活在淡水裡的一種軟體動物,介殼長圓形,表面黑褐色,殼内有珍珠層,有的可以産出珍珠:蚌胎(指珍珠)。 蚌 è 〔蚌埠(?)〕地名,在中國安徽省。 筆畫數:; 部首:蟲; 筆順編號:
- 埠的解釋 埠 ù 停船的碼頭,靠近水的地方(古亦作“步”):埠頭。本埠。外埠。船埠。 舊與外國通商的城市:開埠。商埠。 筆畫數:; 部首:土;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蚌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下轄的地級市,其名稱具有深厚的曆史與地理淵源。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解析該詞條的詳細含義:
一、字義解析
-
蚌
指淡水雙殼類軟體動物,古稱“蜃”。《說文解字》釋為“蜃屬”,其殼可産珍珠。在“蚌埠”中取其本義,因當地古代盛産河蚌而得名。
-
埠
本義為停船的碼頭,引申為商業城鎮。《康熙字典》注:“舶船埠頭”,指水運交通樞紐。此處特指淮河沿岸的商貿集散地。
二、地理屬性
蚌埠地處淮河中遊,因曆史上漁民用河蚌殼鋪設渡口台階,形成“蚌步集”,後演變為“蚌埠”。1911年津浦鐵路通車後設市,成為皖北交通核心節點。現為安徽省重要工業城市,轄4區3縣,總面積5952平方公裡。
三、文化意涵
名稱承載兩大文化符號:
- 采珠傳說:淮河古稱“珠河”,《水經注》載“淮出蚌珠”,衍生“珍珠姑娘”民間故事。
- 治水文明:大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傳說發生地,現存塗山啟母石文化遺存。
四、現代定位
國務院批複确定的淮河流域中心城市,擁有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片區,以矽基新材料、生物制造為主導産業,2023年GDP突破2100億元。
參考文獻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中華書局《康熙字典》(修訂本)
- 民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25版)
- 安徽文化廳《安徽風物志》
- 蚌埠市統計局《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網絡擴展解釋
“蚌埠”是中國安徽省的一個地級市,其名稱來源和含義如下:
1.讀音與字義
- 讀音:bèng bù(“蚌”在此處不讀常見的bàng,而是特殊發音bèng)。
- 字義:“蚌”指河蚌,“埠”意為碼頭或港口,合稱可理解為“盛産河蚌的碼頭”。
2.地理位置
- 位于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遊,地處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的東端,是黃淮海平原與江淮丘陵的過渡地帶。
3.曆史與文化
- 古稱“采珠之地”,别稱“珠城”,因曆史上盛産河蚌珍珠得名。
- 1947年成為安徽省首個設市的地級市,曾為安徽軍政府駐地。
4.行政區劃與經濟
- 轄4個區(蚌山區、禹會區、淮上區、龍子湖區)和3個縣(懷遠、固鎮、五河)。
- 是皖北工業中心、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也是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組成部分。
5.網絡流行語
- “蚌埠住了”是“繃不住了”的諧音梗,表示情感上難以承受。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或經濟數據,可參考權威政府網站或地方志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百擧百載百重半日北曲犇湊标指别别比服兵團不起眼布緻超絶出賣風雲雷雨翠粒擔負打順風鑼焚舟觏侮寡便宜貫掃軌納侯印花生米晖聲假樓監牒監督箭萌交路寄庫京挺禁脔格積日就伴峻崄客居賴地理王内理甯心潘安縣情話群體凝聚力人英生卷使伶視眺司庖私鹽包太平無象讨覈讨獵他山之石土芋瓦窯無關無殊相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