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兵團的意思、兵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兵團的解釋

(1) [large military unit;corps;formation]∶集團軍;泛指大部隊,如主力兵團、地方兵團、遊擊兵團

(2) [army]∶由幾個軍組成的單位

詳細解釋

(1).現代軍隊中相當于集團軍的一級編組,下轄幾個軍或師。

(2).泛指師以上的部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兵團在漢語中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軍事與組織術語,其核心概念圍繞“大規模、有組織的集體”展開。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軍事含義(核心釋義)

指軍隊中高于師級的高級戰術兵團或戰役軍團,通常由多個師、旅及支援部隊組成,具備獨立作戰能力。

  1. 層級結構:
    • 現代陸軍編制中,“兵團”一般對應集團軍(如解放軍“某某集團軍”),下轄2-5個師或旅,兵力約3-8萬人。
    • 曆史上曾指介于軍與方面軍之間的單位(如解放戰争時期的“野戰兵團”)。
  2. 功能定位:
    • 承擔戰役級作戰任務,統籌多兵種協同,兼具攻防機動性。
    • 例:淮海戰役中,華東野戰軍編為4個作戰兵團。

二、非軍事含義(引申釋義)

指具有半軍事化性質的大型生産建設組織,強調集體協作與屯墾功能:

  1. 生産建設兵團:
    • 中國特有的黨政軍企合一體制,以戍邊屯墾、開發邊疆為核心任務。
    • 代表案例:新疆生産建設兵團(1954年成立),管轄14個師、百餘團場,涵蓋農業、工業、城鎮建設等領域。
  2. 曆史淵源:
    • 繼承古代“屯田制”,如漢代西域戍卒“且耕且戰”,兼具軍事防禦與經濟開發雙重職能。

三、詞源與語義演變


參考資料(基于權威詞典與文獻):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兵團"詞條釋義(商務印書館)

    建議查閱:https://www.cp.com.cn/book/7b47b7c0-6.html

  2.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隊組織編制卷》:"戰役軍團編制理論"(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3.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志》:建制與職能概述(新疆人民出版社)
  4. 《漢書·西域傳》:屯田戍邊制度記載(中華書局點校本)
  5. 《漢語大詞典》:"兵團"曆史語義演變(上海辭書出版社)

(注:部分古籍文獻無穩定線上鍊接,建議通過權威出版社官網或學術數據庫檢索。)

網絡擴展解釋

“兵團”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含義,以下從軍事概念和特殊社會組織兩方面綜合解釋:

一、軍事概念中的兵團

  1. 基本定義
    兵團是軍隊中的高級編制單位,通常由多個軍或師組成,屬于戰役戰術級别的作戰集團。例如解放戰争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曾編有19個野戰兵團,負責大規模軍事行動。

  2. 曆史沿革

    • 抗日戰争期間,八路軍設立“留守兵團”保衛陝北根據地,但此時編制尚不固定。
    • 解放戰争後期,中央軍委統一編成16個兵團,成為解放全國的核心力量。

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特殊社會組織)

  1. 性質與職能
    兵團是集“黨政軍企”于一體的特殊組織,實行“屯墾戍邊”職責,兼具農業生産、經濟發展、國防保障功能。其轄區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一部分,但實行國家計劃單列管理。

  2. 曆史背景
    成立于1954年,前身包括王震率領的三五九旅和陶峙嶽起義部隊,通過軍墾鞏固邊疆穩定。1980年代一度撤銷,後恢複建制。

  3. 組織特點

    • 半軍事化管理:連級以上幹部由上級任命,保留軍隊傳統和應急動員能力。
    • 綜合性體系:涵蓋農業、工業、教育、科研等全産業鍊,人口超270萬,管轄面積7.06萬平方公裡。
    • 雙重使命:平時以經濟建設為主,戰時或緊急狀态下可快速轉為武裝力量。

三、其他語境中的含義

在非軍事領域,“兵團”也可比喻為協作緊密的團隊,強調集體行動力(如“創業兵團”)。此用法多見于口語或文學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詳細發展曆程,可參考、12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拜氈半道兒豹文被參悲歌本本分分崩龍族诐說杵棒擋跖點看敵國奪人匪民富利公鑒公姓過筋過脈過愆皓質訇訇華蓋慌慌急急慧燭昏昏欲睡獎杯鑒止挍計劫取解散髻鏡囊龛燈懇謝廊閣樂情龍虎風雲賣餅家滿舌生花名邦盤轉平戢遷吏謙幼敲擊輕言寡信遒人求神曲裡拐彎兒容濟軟裘快馬燒心神王舍止石揮失幾蜀牋隼旗掏炭寤語夏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