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的意思、蚌埠的详细解释
蚌埠的解释
[Bengbu] 中国市名。在安徽省北部,相传因盛产河蚌而得名
词语分解
- 蚌的解释 蚌 à 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蚌胎(指珍珠)。 蚌 è 〔蚌埠(?)〕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笔画数:; 部首:虫; 笔顺编号:
- 埠的解释 埠 ù 停船的码头,靠近水的地方(古亦作“步”):埠头。本埠。外埠。船埠。 旧与外国通商的城市:开埠。商埠。 笔画数:; 部首:土;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蚌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其名称具有深厚的历史与地理渊源。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该词条的详细含义:
一、字义解析
-
蚌
指淡水双壳类软体动物,古称“蜃”。《说文解字》释为“蜃属”,其壳可产珍珠。在“蚌埠”中取其本义,因当地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
-
埠
本义为停船的码头,引申为商业城镇。《康熙字典》注:“舶船埠头”,指水运交通枢纽。此处特指淮河沿岸的商贸集散地。
二、地理属性
蚌埠地处淮河中游,因历史上渔民用河蚌壳铺设渡口台阶,形成“蚌步集”,后演变为“蚌埠”。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后设市,成为皖北交通核心节点。现为安徽省重要工业城市,辖4区3县,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
三、文化意涵
名称承载两大文化符号:
- 采珠传说:淮河古称“珠河”,《水经注》载“淮出蚌珠”,衍生“珍珠姑娘”民间故事。
- 治水文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传说发生地,现存涂山启母石文化遗存。
四、现代定位
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淮河流域中心城市,拥有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以硅基新材料、生物制造为主导产业,2023年GDP突破2100亿元。
参考文献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中华书局《康熙字典》(修订本)
- 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25版)
- 安徽文化厅《安徽风物志》
- 蚌埠市统计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网络扩展解释
“蚌埠”是中国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其名称来源和含义如下:
1.读音与字义
- 读音:bèng bù(“蚌”在此处不读常见的bàng,而是特殊发音bèng)。
- 字义:“蚌”指河蚌,“埠”意为码头或港口,合称可理解为“盛产河蚌的码头”。
2.地理位置
- 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的东端,是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
3.历史与文化
- 古称“采珠之地”,别称“珠城”,因历史上盛产河蚌珍珠得名。
- 1947年成为安徽省首个设市的地级市,曾为安徽军政府驻地。
4.行政区划与经济
- 辖4个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和3个县(怀远、固镇、五河)。
- 是皖北工业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也是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组成部分。
5.网络流行语
- “蚌埠住了”是“绷不住了”的谐音梗,表示情感上难以承受。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或经济数据,可参考权威政府网站或地方志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嗷嗷待哺百乘保膘宾商逼窄查号台瓷雕赐宴厝顿黛蓄打紧诞铺大女典司啑盐指抵假革奸铲暴公廨田拱揖广略鬼门溷辱奸虑蛟毫缴绕开课匮少澜倒波随揽辔才嫠不恤纬流漓六艺龙阳泣鱼鹭朋鸥侣緑绨疲疴拚得弃车走林青波全歼攘争冗弱三襕贴里舍亲顺幸撕开宿舂碎冰遂人苏洵踏田器通会通虔推三阻四退行唾辱外加外家拳畏垒五陵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