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土芋的意思、土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土芋的解釋

又稱“土卵”。藤本植物黃獨的異名。 宋 黃庭堅 《山谷題跋·雜書》:“往時儒者不解黃獨義,改為黃精,學者承之,以予考之,蓋黃獨是也。《本草》赭魁注:‘黃獨肉白皮黃, 巴 漢 人蒸食之, 江東 謂之土芋。’餘求之 江西 , 江西 謂之土卵,蒸煮食之,類芋魁。”參見“ 土卵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土芋是漢語中對薯蓣科黃獨屬植物黃獨(Dioscorea bulbifera)的民間别稱,其名稱源于塊莖形似芋頭且多生于山野土壤中。該植物在《中國植物志》中被歸為多年生纏繞藤本,塊莖呈卵圓形或梨形,表皮棕褐色,内部肉質黃色。

從藥用價值看,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土芋“氣味甘、辛,寒,有小毒”,傳統中醫取其幹燥塊莖入藥,用于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現代研究發現,其含有的薯蓣皂苷等成分具有抗腫瘤活性(《中華本草》收錄)。

需注意區分的是,部分地區也将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俗稱為土芋,但二者科屬不同,後者屬菊科,塊莖可腌制食用(《中國藥材圖鑒》載)。

網絡擴展解釋

“土芋”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文獻和用法綜合解釋:

一、植物學定義

  1. 指代黃獨(古代文獻)
    土芋在古代多指黃獨(學名:Dioscorea bulbifera),屬薯蓣科藤本植物,塊莖呈卵圓形,肉白皮黃,可蒸食。其别稱包括“土卵”“土豆”(非現代馬鈴薯)。
    藥用特性:性甘、辛、寒,有小毒,可解藥毒,生研水服催吐,煮熟後食用能“厚腸胃、去熱嗽”。

  2. 現代方言中的指代

    • 部分南方地區稱芋頭為土芋,指天南星科芋屬植物的塊莖。
    • 北方某些方言中可能将馬鈴薯(土豆)稱為土芋,但需注意此用法與古籍中的“黃獨”不同。

二、比喻義

形容人性格呆闆、樸實憨厚,含一定調侃或親切意味。例如:“他這人像土芋一樣,說話直來直去”。


三、文獻與詩詞引用

宋代黃庭堅、蘇轼等文人的作品中曾提及土芋,如“黃姜收土芋,蒼耳斫霜叢”(蘇轼),多指其植物屬性或借喻生活境況。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區分具體含義,建議提供語境或查閱權威典籍(如《本草綱目》)。

别人正在浏覽...

暗中盤算邦法巴渝歌邊火沖邁辭服蹙齃狄希兜婁睹睐藩部放冷箭凡偶近器犯舌繁猥肺動脈孚萌甘帶公士苟合光藻官暇何劉迦文家巷機化近珰可異空帷爛柯樵濫飲老調重彈路奠魯人回日猛可藐姑射末視清渾皂白權衡輕重榮羅容說三幹喪食聲聞師娘樞輔熟知祀祭台閣生風探投桃枝簟亭塞魋顔五作饷軍詳録香楠香糟小敗歇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