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1-1922年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國際會議。美、英、法、意、日、葡、比、荷、中九國代表參加會議。籤訂了三個條約:(1)美、英、法、日《四國公約》,規定各締約國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島嶼屬地和島嶼領地的權利,并宣告英日同盟失效;(2)美、英、日、法、意《五國公約》,規定五國海軍主力艦的比例;(3)《九國公約》,是帝國主義共同掠奪中國的條約,打破了戰後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這次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完成了戰後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華盛頓會議是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國際會議,由美、英、法、日、意等九國參與,旨在解決一戰後遠東及太平洋地區的利益沖突,并限制海軍軍備競賽。以下是其核心内容:
華盛頓會議以和平談判掩蓋列強争奪本質,尤其是《九國公約》以“機會均等”名義加深對中國殖民掠奪,是帝國主義利益妥協的産物。
如需進一步了解條約細節或會議進程,可查閱、3、5等來源。
《華盛頓會議》是指發生在1921年至1922年的華盛頓海軍會議,是海軍軍控的重要裡程碑。會議的目的是就戰後國際秩序以及海軍減縮進行商讨,旨在維護和平、穩定以及國際軍備限制。
《華盛頓會議》的拆分部首依次是:⺼、⺨、⺆、人、女、⺾、⼥、⺌、⺁、⺍
拆分後的筆畫總數為28畫。
《華盛頓會議》這個詞的來源是指會議地點為美國的華盛頓,以及會議性質為會議。因此,得名為《華盛頓會議》。
《華盛頓會議》的繁體字為「華盛頓會議」。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華盛頓會議》這個詞是近代出現的,因此在古時候并不存在這個詞,也無法找到對應的古代漢字寫法。
1. 二戰後,世界各國開始加強國際合作,其中《華盛頓會議》對于國際安全格局的重塑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2. 我們應該學習《華盛頓會議》所倡導的和平與合作的精神,共同推動世界的發展。
組詞:華盛頓、會議
近義詞:華府會議、華海會議
反義詞:戰争、沖突會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