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会议的意思、华盛顿会议的详细解释
华盛顿会议的解释
1921-1922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会议。美、英、法、意、日、葡、比、荷、中九国代表参加会议。签订了三个条约:(1)美、英、法、日《四国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并宣告英日同盟失效;(2)美、英、日、法、意《五国公约》,规定五国海军主力舰的比例;(3)《九国公约》,是帝国主义共同掠夺中国的条约,打破了战后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这次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完成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词语分解
- 华盛的解释 繁华兴盛。《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六年》:“先命整饰店肆……盛设帷帐,珍货充积,人物华盛。”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二折:“那 同乐院 前游春的王孙士女,好不华盛。” 瞿秋白 《诗歌说唱辑存·铁花
- 会议的解释 ∶集合三人以上相与议事,并遵循一定的议程,所举行的一种集会管理*********会议 ∶商讨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特指*********会主教及其他领导人讨论并解决教义、教会管理、教规和其他
专业解析
华盛顿会议是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协调会议,汉语词典中通常定义为“以限制海军军备及调整远东利益为核心的多边外交会议”。会议由美国主导,英、法、日、意、中、荷、葡、比等九国参与,重点围绕太平洋及东亚地区权力平衡展开谈判。
会议核心内容包括三方面:
- 海军军备限制:签署《五国海军条约》,规定美、英、日、法、意主力舰吨位比例为5:5:3:1.75:1.75,首次通过国际协定限制军事扩张。
- 太平洋领土问题:通过《四国条约》,美、英、法、日互相承认太平洋属地权益,终止英日同盟。
- 中国主权议题:签订《九国公约》,强调“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国尊重中国领土完整,但未完全废除在华特权。
该会议被视为凡尔赛体系的补充,暂时缓和列强矛盾,但未能根本解决亚太地区深层冲突。历史学者评价其为“以条约形式固化大国霸权”的典型案例(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期刊)。
引用来源:
- 美国国务院历史档案(https://history.state.gov/)
- 大英百科全书华盛顿会议词条(https://www.britannica.com/)
- 中国近代史资料库(https://www.modernhistory.org.cn/)
网络扩展解释
华盛顿会议是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会议,由美、英、法、日、意等九国参与,旨在解决一战后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冲突,并限制海军军备竞赛。以下是其核心内容:
一、背景与目的
- 国际格局变化:一战后欧洲列强衰落,美国崛起为经济强国,日本在太平洋地区扩张势力,引发美英警惕。
- 主要矛盾:美日矛盾突出,美国试图遏制日本独霸中国及太平洋岛屿,并通过外交手段调整势力范围。
- 中国问题:日本通过《凡尔赛条约》获得山东权益,中国主权受损,北洋政府希望借会议收回利权。
二、主要条约与内容
- 《四国公约》(美、英、法、日):
- 《五国海军条约》(美、英、日、法、意):
- 规定五国海军主力舰吨位比例为5:5:3:1.75:1.75,限制军备竞赛。
- 《九国公约》:
- 宣称“尊重中国主权”,实则确立“门户开放”原则,维持列强在华利益均沾。
三、影响与实质
- 国际秩序:与巴黎和会共同构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重塑战后格局。
- 对华影响:打破日本独霸,但中国陷入多国共同支配,主权进一步受损。
- 美日关系:美国成功遏制日本扩张,成为太平洋地区主导力量。
四、历史评价
华盛顿会议以和平谈判掩盖列强争夺本质,尤其是《九国公约》以“机会均等”名义加深对中国殖民掠夺,是帝国主义利益妥协的产物。
如需进一步了解条约细节或会议进程,可查阅、3、5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段白芨摆洒变服愎佷长功禅那称孤道寡锄犂怠肆刀匕登山陟岭颠倒阴阳顿羹顿饭分化赋归田俘略攻昧鬼灵精杭潁忽板饯送家僮急声基图抉眼狂为兰讯联谊料豆貍奴骆驿马蹄香媒妁门钹木本孽报懦谨鸥波萍迹飘沈曝晒钱署清结趋谒失主饰馔殊涂同归束影束杖随意一瞥铁证如山通草媮居猥奥卫星城镇芜薉夏虫语冰乡佬儿协契些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