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华盛顿会议的意思、华盛顿会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华盛顿会议的解释

1921-1922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会议。美、英、法、意、日、葡、比、荷、中九国代表参加会议。签订了三个条约:(1)美、英、法、日《四国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并宣告英日同盟失效;(2)美、英、日、法、意《五国公约》,规定五国海军主力舰的比例;(3)《九国公约》,是帝国主义共同掠夺中国的条约,打破了战后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这次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完成了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华盛顿会议是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会议,由美、英、法、日、意等九国参与,旨在解决一战后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冲突,并限制海军军备竞赛。以下是其核心内容:

一、背景与目的

  1. 国际格局变化:一战后欧洲列强衰落,美国崛起为经济强国,日本在太平洋地区扩张势力,引发美英警惕。
  2. 主要矛盾:美日矛盾突出,美国试图遏制日本独霸中国及太平洋岛屿,并通过外交手段调整势力范围。
  3. 中国问题:日本通过《凡尔赛条约》获得山东权益,中国主权受损,北洋政府希望借会议收回利权。

二、主要条约与内容

  1. 《四国公约》(美、英、法、日):
    • 互相尊重太平洋岛屿属地权利,宣告英日同盟失效。
  2. 《五国海军条约》(美、英、日、法、意):
    • 规定五国海军主力舰吨位比例为5:5:3:1.75:1.75,限制军备竞赛。
  3. 《九国公约》:
    • 宣称“尊重中国主权”,实则确立“门户开放”原则,维持列强在华利益均沾。

三、影响与实质

  1. 国际秩序:与巴黎和会共同构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重塑战后格局。
  2. 对华影响:打破日本独霸,但中国陷入多国共同支配,主权进一步受损。
  3. 美日关系:美国成功遏制日本扩张,成为太平洋地区主导力量。

四、历史评价

华盛顿会议以和平谈判掩盖列强争夺本质,尤其是《九国公约》以“机会均等”名义加深对中国殖民掠夺,是帝国主义利益妥协的产物。

如需进一步了解条约细节或会议进程,可查阅、3、5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华盛顿会议》的意思

《华盛顿会议》是指发生在1921年至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会议,是海军军控的重要里程碑。会议的目的是就战后国际秩序以及海军减缩进行商讨,旨在维护和平、稳定以及国际军备限制。

《华盛顿会议》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华盛顿会议》的拆分部首依次是:⺼、⺨、⺆、人、女、⺾、⼥、⺌、⺁、⺍

拆分后的笔画总数为28画。

《华盛顿会议》的来源

《华盛顿会议》这个词的来源是指会议地点为美国的华盛顿,以及会议性质为会议。因此,得名为《华盛顿会议》。

《华盛顿会议》的繁体字

《华盛顿会议》的繁体字为「華盛頓會議」。

《华盛顿会议》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华盛顿会议》这个词是近代出现的,因此在古时候并不存在这个词,也无法找到对应的古代汉字写法。

《华盛顿会议》的例句

1. 二战后,世界各国开始加强国际合作,其中《华盛顿会议》对于国际安全格局的重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 我们应该学习《华盛顿会议》所倡导的和平与合作的精神,共同推动世界的发展。

《华盛顿会议》的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华盛顿、会议

近义词:华府会议、华海会议

反义词:战争、冲突会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