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船舶進港停泊。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複劉制軍書》:“又嗾 美國 兵船進泊省河,希圖挾制。” 清 梁廷枏 《夷氛聞記》卷三:“二十九日,夷船八、火輪船二、挾三闆三四十,直駛薄 寧波城 東北,量水進泊 靈橋門 。”
“進泊”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船舶進入港口并停靠的動作。以下是詳細解釋:
進泊(jìn bó)指船舶駛入港口并停泊的過程,強調從航行狀态轉為靜止停靠的動作。例如清代文獻中“美國兵船進泊省河”“夷船進泊靈橋門”等記載,均指外國船隻進入中國港口停靠。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航海語境,描述船隻從外海駛入港口停靠的過程,常見于清代外交、軍事類文本。現代使用較少,更常用“停泊”“靠港”等替代。
“進泊”強調動态過程(進入+停靠),而“停泊”僅指靜止狀态。例如“進泊靈橋門”包含駛入和停駐兩個動作。
如需查看更多曆史用例,可參考《夷氛聞記》等清代文獻。
進泊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進”和“泊”。含義是船隻進入港口停靠。進泊也可引申為某種行為或狀态進入一個特定的地方停留或停滞。
進: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辶(走之辶),右邊是井,共有11畫。泊: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氵(水之氵),右邊是白,共有8畫。
進泊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字'彳',意為“人走的樣子”,結合了'白',表示水中船前進到一定地方停靠的意思。繁體字為進泊。
古代漢字寫法是從右向左書寫,所以古時候進泊的寫法為“泊進”。
1. 漁船進了港口泊在岸邊。
2. 他進泊于我們心中,無法忘懷。
進港、港口、停泊、出泊。
泊靠、駛入、停靠。
駛離、出航、啟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