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賄賂。《史記·酷吏列傳》:“ 都 為人勇,有氣力,公廉,不發私書,問遺無所受,請寄無所聽。”《舊唐書·良吏傳下·範傳正》:“及為廉察,頗事奢侈,厚以財貨問遺權貴,視公蓄如私藏,幸而不至甚敗。” 清 錢謙益 《送瞿起田令永豐序》:“某善問遺,居間請求。”
(2).慰勞饋贈。《漢書·婁敬傳》:“階下以歲時 漢 所餘彼所鮮數問遺,使辯士風諭以禮節。” 顔師古 注:“問遺,謂餉饋之也。”《樂府詩集·鼓吹曲辭一·漢铙歌》:“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中和節》:“ 李泌 請以二月朔為中和節,賜民間以囊,盛百果穀瓜李種相問遺。”
“問遺”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在古代文獻中,“問遺”常被用來表示以財物賄賂他人。例如:
該詞也可表示日常的慰問或禮節性饋贈,常見于親朋交往或外交場合:
建議參考《史記》《漢書》等原典例句,結合語境進一步理解差異。
《問遺》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有以下幾個意思:
1. 詢問已故的人或事物留下的遺物或遺産。
2. 詢問過去的事情或知識,以求得到答案或啟示。
《問遺》是由“問”和“遺”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問”的部首是口,總筆畫數為4;“遺”的部首是辶(辵),總筆畫數為17。
“問”的意思是詢問、詢問、提問等。它的繁體形式是“問”。
“遺”的意思是留下、遺留、遺傳等。它的繁體形式是“遺”。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問”和“遺”有些微不同。早期的寫法中,“問”字使用的是石文,形狀是一個人頭上有“口”的樣子,而“遺”字的古代形狀則是兩個手臂持有一件物品,象征着留下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使用“問遺”這個詞的例句:
1. 他來到祖父的墳墓前,問遺他對未來應該怎麼做。
2. 學生們追尋曆史,不斷問遺前人的智慧。
3. 考古學家在古墓中發現了許多問遺的工具和文物。
以下是一些由“問遺”衍生出的組詞:
1. 問遺物:指詢問已故人或事物遺留下的物品。
2. 問遺産:指詢問已故人或事物遺留下的財産。
3. 問遺址:指對古代墓葬和遺迹進行考古發掘并進行研究的地點。
以下是與“問遺”意思接近的近義詞:
1. 尋問:指詢問、追問。
2. 探訪:指拜訪、探望并詢問。
3. 打聽:指打聽、打探消息。
與“問遺”意思相反的反義詞是:
1. 遺忘:指忘記、失去記憶。
2. 健忘:指記憶力衰退、容易忘記。
3. 遺失:指失去、失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