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花蘂 ”。1.花的雄蕊和雌蕊的統稱。 南朝 梁 何思澄 《奉和湘東王教班婕妤》:“虛殿簾帷靜,閑階花蕊香。” 唐 孟浩然 《夏日辨玉法師茅齋》詩:“物華皆可翫,花蘂四時芳。” 唐 李商隱 《春日》詩:“蝶銜花蕊蜂銜粉,共助青樓一日忙。”
(2).含苞未放的花,花蕾。 唐 杜甫 《上巳日徐司錄林園宴集》詩:“鬢毛垂領白,花蕊亞枝紅。” 宋 範成大 《瑞香花》詩:“酒惡休拈花蘂嗅,花氣醉人醲勝酒。”
花蕊是花朵的核心生殖結構,分為雄蕊和雌蕊兩部分,承擔顯花植物的繁殖功能。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花蕊是花的組成部分,位于花朵中央,包含雄蕊(雄性生殖器官)和雌蕊(雌性生殖器官)。部分文獻中會将未開放的花蕾也稱作花蕊。
雄蕊結構 由蕊絲(細長柄狀結構)和蕊頭(頂端膨大部分)組成,蕊頭内含花粉囊,負責産生花粉。例如牡丹的雄蕊初開時呈中黃色,盛開後轉為淡黃,凋謝時卷曲乳黃。
雌蕊結構 包含柱頭(接收花粉)、花柱(連接柱頭與子房)和子房(内含胚珠)。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形成種子。大多數植物僅有一個雌蕊。
功能差異
花蕊是一個具有美麗意象的詞彙,指的是花朵的中心部分,是花穗中由花瓣、雄蕊、雌蕊等組成的花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花(⺾)蕊(艹⺾十一)。
來源:花蕊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鹿鳴之什·周南》中的《關雎》一詩中:“采之既獲之,暮歌之也,心則歡矣,柏舟亦悅之。我爾,師言爾,志爾準矣。”詩中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倡楚之景,其中提及了"花蕊"一詞。
繁體:花蕊。
古時候漢字寫法:花蕊。
例句:
組詞:花朵、花瓣、花穗、花蔬、花徑等。
近義詞:花中、花心、花核。
反義詞:花瓣、花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