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性的意思、道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性的解釋

(1).道德品性。《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 江夏王 道性淵深,睿鑒通遠,樹聲列藩,宣風鉉德。”

(2).出家修道之情志。 唐 白居易 《留别吳七正字》詩:“唯是塵心殊道性,秋蓬常轉水長閑。” 唐 元稹 《夢遊春》詩:“浮生轉經歷,道性尤堅固。” 宋 徐铉 《奉和武功學士舍人寄贈文懿大師》之二:“詩情道性知無夢,頻見殘燈照曙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道性”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詞義

  1. 道德品性
    指個人的道德修養與内在品性,常用于評價人的德行标準。如《宋書》提到江夏王“道性淵深”,即強調其道德深厚。

  2. 修道志向
    特指出家或修行者的向道之心,如唐代白居易詩中“塵心殊道性”,對比世俗欲望與修道情志的差異。

二、哲學引申(道家思想)
在《道德經》語境中,“道性”體現為道的核心特性:

文學應用示例
唐代元稹《夢遊春》以“道性尤堅固”表達修行意志的堅定,宋代徐铉詩句則通過“詩情道性”展現文人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總結
“道性”既可指具體的人物品德或修行志向,亦可上升至道家哲學中“道”的本質屬性,強調自然無為、超越私欲的境界。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性》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道性的意思

道性是指人的天性或本能,也可以理解為道德品質、道德觀念。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道性的拆分部首是“辵”和“心”,筆畫數為9。

來源

道性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哲學思想,尤其是儒家學說和道家思想。

繁體

道性的繁體字為「道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道性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道性」。

例句

1. 作為人類,我們應該秉持着良好的道性來對待他人。

2. 他的言行舉止都反映出了他高尚的道性。

組詞

道德、性格、人性、天性

近義詞

道德、品行、德行

反義詞

邪惡、堕落、惡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