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同罰異的意思、賞同罰異的詳細解釋
賞同罰異的解釋
謂獎賞和自己的意見相同的,懲罰和自己的意見不同的。《韓非子·八經》:“故賞賢罰暴,舉善之至者也;賞暴罰賢,舉惡之至者也:是謂賞同罰異。”
詞語分解
- 賞的解釋 賞 (賞) ǎ 指地位高的人或長輩給地位低的人或晚輩財物:賞金。賞賜。獎賞。賞罰分明。 因愛好某種東西而觀看:賞閱。賞析。賞花。賞月。欣賞。鑒賞。賞心悅目。 認識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給予重視:賞識
- 異的解釋 異 ì 不同的:異乎。異說。異常。異己(與自己意見不同或利害相沖突的人)。異端(舊時指不符合正統思想的主張或教義,如“異異邪說”)。異化。異性。異樣。大同小異。異曲同工。 分開:離異。異居。 另外的,
網絡擴展解釋
“賞同罰異”是一個古代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基本含義
指獎賞與自己意見相同的人,懲罰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該詞強調以個人立場為标準進行賞罰,帶有主觀傾向性。
出處與背景
- 最早記載:出自《韓非子·八經》,原文為:“賞賢罰暴,舉善之至者也;賞暴罰賢,舉惡之至者也:是謂賞同罰異。”
- 曆史背景:反映古代法家思想中強化集權、統一意志的管理原則。
用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作賓語、定語,多用于描述處事方式。
- 成語結構:聯合式,由“賞同”與“罰異”并列組成。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但實際使用中多含貶義,暗指不公正的賞罰标準。
擴展說明
- 管理原則:古代統治者通過此手段鞏固權威,但也可能導緻排斥異己、壓制不同聲音。
- 現代啟示:常用于批評任人唯親、缺乏包容性的管理方式。
發音與注音
- 拼音:shǎng tóng fá yì
- 注音符號:ㄕㄤˇ ㄊㄨㄥˊ ㄈㄚˊ ㄧˋ
如需進一步了解《韓非子》原文或成語演變,可參考漢典、漢語課堂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賞同罰異的意思
賞同罰異是一個成語,意為贊賞與批評不同的人或事物。它強調賞識與鼓勵與懲罰與批評都要依據事實和情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拆分部首和筆畫
賞同罰異的部首是貝旁,筆畫數量為16畫。
來源和繁體
賞同罰異最早見于《禮記·曲禮》:“賞異而罰同,則同者勉勵而異者禁止。”其繁體字為「贈同罰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1. 老師賞同罰異,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公正評價。
2. 在團隊中,賞同罰異能夠激發成員的積極性。
組詞
賞同樂異、賞罰分明、賞罰明确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賞罰有明、秉公執法
反義詞:一視同仁、不問是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