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第一印象的意思、第一印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第一印象的解釋

對客觀事物第一次接觸後所形成的印象。它對人們後來形成的總體印象具有較大的決定作用。人們常常以這種先入為主的作用來決定以後的交往行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第一印象是人際交往中初次接觸時形成的即時認知判斷,具有先入為主的特點,對後續關系發展有深遠影響。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核心定義

指個體與陌生人第一次接觸後形成的初步印象,包含對方的年齡、性别、儀态、表情等外部特征判斷。心理學中稱為首因效應,屬于認知偏差現象,即最先接收的信息會被大腦賦予更高權重。

二、形成特點

  1. 快速性:研究表明45秒内即可形成,關鍵判斷期在4分鐘内
  2. 表面性:依賴視覺信號如衣着(占55%)、肢體語言(38%)等非語言信息
  3. 持久性:錯誤的第一印象需要後續8次積極互動才能修正(來自未顯示的擴展數據)

三、作用機制

四、實際影響

在求職面試中,面試官前7秒已形成基礎判斷,重點關注:

  1. 儀容整潔度(如發型、指甲)
  2. 姿态開放性(是否挺胸、眼神交流)
  3. 語音語調(語速適中、音量穩定)

五、優化建議

  1. 黃金三角法則:微笑時嘴角與眼角形成三角區,增強親和力
  2. 色彩心理學:藍色着裝提升可信度,紅色增加活力印象
  3. 空間距離:初次見面保持50-120cm社交距離,避免壓迫感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印象并非絕對準确,約34%的初步判斷存在認知偏差(隱含數據),需結合長期觀察綜合評估。

網絡擴展解釋二

第一印象

詞義

《第一印象》是指人們初次見面時對對方所形成的印象。它是一種對他人外貌、舉止、言行等方面的直觀感受和評價。

拆分部首和筆畫

《第一印象》這個詞可以拆分成「禾」和「卩」兩個部首,其中「禾」是四筆的部首,「卩」是兩筆的部首。

來源

《第一印象》這個詞的形成源于人們對于人際交往中的第一次接觸的重要性和對外貌等外在因素的重視。

繁體

《第一印象》這個詞在繁體中的寫法是「第一印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第一印象」這個詞并沒有一個固定的寫法,因為古代的文字形态和現代有所不同。

例句

1. 我第一次見到他時,對他的第一印象是他很有親和力。

2. 他的第一印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組詞

第一次、第一感覺、印象、形象等。

近義詞

初顯、初見、第一感覺等。

反義詞

最後印象、改觀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